[发明专利]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3785.0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66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K1/04;H01M50/244;H01M50/262;H01M50/249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徐章伟 |
地址: | 102206***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箱锁止 解锁 装置 具有 电动汽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该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包括:电池托架;电池箱,电池箱设置在电池托架上,且电池箱上设置有锁座;锁机构,锁机构包括锁头,锁头具有与锁座锁止配合的锁止状态以及与锁座分离的解锁状态;执行组件,执行组件用于驱动锁头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锁机构的锁头以转动的方式实现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以对电池箱上的锁座进行锁止和解锁,转动锁头便于操作,且可靠性较高,从而有利于提升更换电池托架上的电池箱的效率,还可以保证锁头在锁止状态时对电池箱的固定效果,提升锁机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和具有它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动汽车对环境影响相对传统汽车较小,其前景被广泛看好,但电动汽车具有充电时间长的缺点,严重影响用户体验,在相关技术中,可通过更换电池包的方式对电动汽车进行换电,但固定电池包的车辆结构较为复杂,导致换电效率较低,不便于换电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可提升更换电池托架上的电池箱的效率。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的电动汽车。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包括:电池托架;电池箱,所述电池箱设置在所述电池托架上,且所述电池箱上设置有锁座;锁机构,所述锁机构包括锁头,所述锁头具有与所述锁座锁止配合的锁止状态以及与所述锁座分离的解锁状态,且所述锁头以转动的方式实现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转换;执行组件,所述执行组件设置在所述电池托架上,所述执行组件包括:动力传递件和锁头连接件,所述动力传递件具有驱动部,所述锁头设置在所述锁头连接件上,且所述动力传递件用于带动所述锁头连接件运动,以使所述锁头在所述锁止状态和所述解锁状态之间转换。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池箱锁止与解锁装置,锁机构的锁头以转动的方式实现在锁止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换,以对电池箱上的锁座进行锁止和解锁,转动锁头便于操作,且可靠性较高,从而有利于提升更换电池托架上的电池箱的效率,还可以保证锁头在锁止状态时对电池箱的固定效果,提升锁机构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锁头连接件包括:锁柄和锁连杆,所述锁头固定设置在锁连杆上,所述锁柄适于与所述锁连杆固定连接,所述动力传递件用于驱动所述锁柄运动,所述锁柄运动时带动所述锁连杆转动。
进一步地,所述锁座为多个,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座一一对应,至少两个所述锁头固定设置在同一个所述锁连杆上,每个所述锁连杆均连接有所述锁柄。
进一步地,所述执行组件还包括:连接杆,所述动力传递件包括:驱动杆和驱动臂,所述驱动杆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臂往复移动,所述驱动臂与所述连接杆枢转连接,所述锁柄与所述连接杆枢转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杆包括:丝杠和螺母,所述丝杠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电池托架,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螺接以沿所述丝杠往复移动,所述螺母连接有所述驱动臂。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连接多个所述锁柄,所述锁柄驱动对应的所述锁连杆转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座包括:锁座支架、第一锁舌边和第二锁舌边,所述第一锁舌边与所述锁座支架连接,所述第二锁舌边与所述第一锁舌边连接且与所述锁座支架分离开,以在所述第二锁舌边与所述锁座支架之间形成锁止槽,所述锁止状态时,所述锁头至少部分地位于所述锁止槽内;所述解锁状态时,所述锁头从所述锁止槽内退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锁座设置在所述电池箱的第一端,所述电池箱的第二端设置有锁钩,所述电池托架上设置有锁槽,所述锁钩适于与所述锁槽插接配合,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相对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锁钩与所述锁槽插接配合后,再将所述锁头与所述锁座锁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7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