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23613.3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0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孙兆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仁统生物科技中心 |
| 主分类号: | C07K14/79 | 分类号: | C07K14/79;C07K1/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王敏 |
| 地址: | 200032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超滤 初乳 获取 铁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属于食品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通过常规酸沉淀方法,自初乳获得乳清,内含有乳铁蛋白等多种蛋白成分;通过级联的两级滤膜超滤,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乳铁蛋白。本发明还采用不同的pH值构成的生理缓冲液冲洗两级滤膜,除了防止堵膜以外,还便于自动化集成组装两级超滤设备,便于分离去除免疫球蛋白复合物,同时避免了外加入强碱等洗涤液对分离成分的影响;且分离的免疫球蛋白复合物能够回收利用,避免浪费,提高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哺乳动物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铁蛋白(Lactoferrin,LF)是一种多功能蛋白质,既可作为人体营养来源,补充铁和氨基酸,又可作为预防和治疗人类多种疾病的药物,用于维持肠道内菌群平衡,防止感染和抵抗病毒,抑制肿瘤发生与转移,阻碍体内产生自由基损伤机体。因此,乳铁蛋白已被认为是一种安全的生物源蛋白质,没有显著副作用,可作为添加剂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和化妆品领域。
乳铁蛋白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乳汁和其他多种组织及其分泌液中;在人初乳中,含量高达7g/L,而成熟乳汁中含量维持在大约1g/L。另外,乳铁蛋白还少量存在于胆汁、胰液、小肠液、唾液和泪液等分泌液中。乳铁蛋白呈单一多肽链,两端各折成环状,铁离子伴随着2个碳酸氢根离子(HCO3-)结合于两端环区,与4个氨基酸残基形成偶连,包括2个酪氨酸、1个天冬氨酸和1个组氨酸。乳铁蛋白是一种糖蛋白,等电点为8.7,因铁结合、糖基化程度不同而等电点和分子量均有所波动,分子量维持于75000~82600Da之间。
初乳是母体分娩后一周内分泌的乳汁,除了乳铁蛋白,还富含多种功能因子,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溶菌酶、核苷酸和各种生长因子。科学家Montreuil.J和Johanson.B等于1960年从母乳乳汁分离得到了乳铁蛋白,接下来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并逐渐发现了多种分离纯化方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离方法包括盐析和有机溶剂沉淀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固定化单克隆抗体亲和吸附法,金属离子螯合分离法,以及超滤法。
但是,目前建立的超滤方法,存在多方面的问题:(1)超滤膜容易堵,清洗方法中引入含有强碱的洗涤液;(2)从小孔径滤膜开始,使得乳铁蛋白截留在膜的上层,不便于转移到下一级滤膜过滤,难以实现自动化多级过滤;(3)由于没有采取pH值调节等手段,排除免疫球蛋白聚合物,导致分离的乳铁蛋白中混杂大量的免疫球蛋白。
因此,提供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通过级联的两级滤膜超滤,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的乳铁蛋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超滤法自初乳中获取乳铁蛋白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脱脂:将初乳离心,弃去上层脂肪,收集脱脂乳;
(2)酸沉淀法获取乳清蛋白样品;将脱脂乳pH调节至4.6;
(3)二次超滤纯化乳铁蛋白:
①先将乳清蛋白样品用生理盐水冲洗,获得混合液;再将混合液用1mol/L NaOH(食品级)pH调至6.8-7.4;用截留90-120kDa分子量的滤膜过滤混合液,获得一次滤液,截留液中蛋白分子量小于90kDa;生理盐水添加量为乳清蛋白样品体积的0.5-3.0倍,膜两侧压力差参数0.04-0.15Mpa;目的是过滤去除免疫球蛋白聚合物等大分子蛋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仁统生物科技中心,未经上海仁统生物科技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36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