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镭射防伪膜的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2079.4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邵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10 | 分类号: | B32B37/10;B32B38/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波市余姚***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镭射 防伪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镭射防伪膜的生产方法,镭射防伪膜包括BOPP基膜,BOPP基膜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组成,上表层由乙烯‑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和聚乙烯组成,芯层为均聚聚丙烯,下表层由均聚聚丙烯、抗粘连剂组成。由于乙烯‑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热熔点温度低,可实现模压温度在105‑110设置度之间,BOPP基膜在热力作用下形变小;BOPP基膜相较于PVC、PET有更好的环保性、经济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镭射防伪膜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镭射防伪又称作激光防伪,还可以称作是激光全息防伪。激光全息技术是继激光器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之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立体照相技术。“全息”的意思为“全部信息”,即相对于普通照相的只记录物体的明暗变化,激光全息照相还能记录物体的空间变化,激光全息技术追要有以下8点:
1.常规全息防伪技术,2.多通道全息防伪技术,3.隐形加密技术,4.360°计算机点阵全息技术,5.双层全息技术,6.荧光加密全息技术,7.动态编码防伪技术,8.电话电码防伪技术,核微孔防伪技术以及基因防伪技术,并具有图像清晰、色彩绚丽、立体感强、一次性使用的特点。多通道全息防伪在转动标识时,会看到在标识的同一位置上出现不同的图案。
利用全息印刷技术做出防伪标识,附于包装物表面是当前最为流行的防伪手段。全息图像由于综合了激光、精密机械和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最新成果,技术含量高。对多数小批量伪造者而言,全套制造技术的掌握和制造设备的购置难以做到的,因此此种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
作为镭射防伪技术镭射防伪的实现载体,开始最终多为PVC薄膜、PET薄膜,它们在使用中各有优缺点。PVC本身由于氯元素的存在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难免产生对环境的负面影响。PET薄膜作为一种载体基材,目前有BOPET涂层膜和PET模压膜,前者在涂层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涂层工艺产生更多的成本。PET模压膜在模压亮度、模压工序设备适应性不如涂层膜。用聚丙烯生产的BOPP薄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软包材料,BOPP薄膜无色、无嗅、无味、无毒,并具有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刚性、强韧性和良好的透明性,同时聚丙烯PP作为一种塑料材料是目前所有塑料材料中密度最低的,在使用中单位成本体现出比价优势。因此,如何用聚丙烯开发出一种镭射防伪膜,即为本领域工作人员所欲研究的方向。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镭射防伪膜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镭射防伪膜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BOPP基膜,BOPP基膜由上表层、芯层和下表层组成,上表层由乙烯-丙烯-丁烯无规共聚物和聚乙烯组成,芯层为均聚聚丙烯,下表层由均聚聚丙烯、抗粘连剂组成;
(2)取BOPP基膜进行镭射模压,将防伪镭射信息转移至BOPP基膜上,形成镭射防伪层;
(3)在印刷纸的正反两面均上涂布一层UV介质光油,通过紫外线光源照射固化,形成UV介质光油层;
(4)在与涂布有UV介质光油的印刷纸的正反两面均压合带有防伪镭射信息的BOPP基膜;
(5)通过真空镀铝的方式在两BOPP基膜表面镀均上一层镀铝层。
进一步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
(11)组分按质量比称取原料,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原料分别单独进行混配;
(12)上表层、基层、下表层原料分别送入各自挤出机进行熔融混炼塑化;分别将熔融态熔体送入三层模头,熔体在模头中汇合后通过扁平状的模头口形成熔融态片材;
(13)用气刀将片材贴附于激冷辊上骤冷形成未定型的片材,然后经过水浴冷却后将片材定型形成铸片;
(14)铸片表面除水后,分别经过纵拉机和横向拉伸机,将片材拉制成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瑞薄膜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2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