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20820.3 | 申请日: | 2021-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沈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21/0134 | 分类号: | B60R21/0134;B60R21/0132;B60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追尾 提醒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和系统,一种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包括:获取安装于本车正后方的双目摄像头采集的连续图像,双目摄像头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摄像头;基于视差原理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连续图像进行处理,确定本车后向车辆碰撞本车的后向碰撞预警时间;若后向碰撞预警时间小于预设安全碰撞时间阈值,则向本车的驾驶员交互终端发送碰撞告警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和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车辆后向防追尾提醒方案,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行业防追尾技术主要集中在前向防追尾,防止车辆自身追尾前向行驶的其他车辆或障碍物,从而保护自身车辆安全。前向防追尾技术通常是通过传感器探测车辆行驶前方是否有障碍物,结合自车速度,判断是否需要对驾驶员进行提醒或自动进行制动操作,从而减少追尾事故伤害。前向防追尾技术以自动紧急制动(Autonomous EmergencyBraking,AEB)为代表。
但是目前对于车辆后向防追尾并没有成熟的技术方案。特别是在商用车领域,由于商用车长度较长,对于驾驶员而言,商用车后方具有视觉盲区,驾驶员缺乏观察车辆正后方的手段。另一方面,商用车后向行驶的车辆可能由于疲劳驾驶或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造成追尾事故,而大型的商用车在被小型车辆追尾后,商用车的驾驶员有时甚至难以察觉,从而可能造成更大的附带损害。
长期以来,商用车后向的防追尾解决方案仅是在车辆尾部安装防碰撞警示牌、防撞梁、反光条等,这都属于被动式安全装置,不具备主动提醒能力,无法实现良好的防追尾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和系统,提供了一种可靠的车辆后向防追尾提醒方案,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防追尾提醒方法,包括:
获取安装于本车正后方的双目摄像头采集的连续图像,双目摄像头包括两个具有间距的摄像头;
基于视差原理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连续图像进行处理,确定本车后向车辆碰撞本车的后向碰撞预警时间;
若后向碰撞预警时间小于预设安全碰撞时间阈值,则向本车的驾驶员交互终端发送碰撞告警信息。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视差原理对双目摄像头采集的连续图像进行处理,确定本车后向车辆碰撞本车的后向碰撞预警时间,包括:
对于连续图像中的每张图像,基于视差原理确定本车后向车辆与本车的距离;
根据连续图像的采集时间间隔和连续图像中本车后向车辆与本车的距离,计算本车后向车辆的速度;
根据本车后向车辆的速度和距离本车的距离,计算本车后向车辆碰撞本车的后向碰撞预警时间。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于连续图像中的每张图像,基于视差原理确定本车后向车辆与本车的距离,包括:
对于连续图像中的每张图像,分别计算双目摄像头中两个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中本车后向车辆与摄像头的距离;
根据双目摄像头的两个摄像头之间的间距和根据两个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计算的本车后向车辆与摄像头的距离,通过三角函数计算本车后向车辆与本车的距离。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本车后向车辆碰撞本车的后向碰撞预警时间之后,还包括:
若后向碰撞预警时间小于预设安全碰撞时间阈值,则在安装于本车正后方的告警显示装置上显示碰撞告警提示信息。
在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向本车的驾驶员交互终端发送碰撞告警信息,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未经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吴江);清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