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520371.2 | 申请日: | 202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扬扬;朱艳;朱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捷(南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8B17/00;G08B21/02;H05F3/04;G01S13/06;G01S13/8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化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33 | 代理人: | 尹均利 |
| 地址: | 226500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发 毫米波 雷达 技术 火灾 救援 疏散 系统 | ||
1.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探测空间内发生火灾时,触发报警单元(1)对火灾等级进行判定,启动其内腔预设的毫米波雷达,准确统计覆盖范围内人员数量并进行精度定位,同时探测人员身体状况;
S2:将数据传输给信息传输单元(3),定位出救援的目标置顶营救方案,当受困人员出现极端异常情况时,进行优先救援;
S3:指示灯单元(2)为人员提供最佳逃生线路,当单一疏散通道人员超过负荷时,系统通过改变指示灯单元(2)的指示方向并进行相应疏散广播或向受困人员的移动通信终端(4)发送短信的方式通知疏散人员;
S4:启动热成像感测无人机(5)在高空对建筑进行热成像探测,与毫米雷达传出的图像在显示单元(6)上进行结合,对受困人员进行精准定位并实施营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S1—S4中所述触发报警单元(1)、指示灯单元(2)、信息传输单元(3)、移动通信终端(4)、热成像感测无人机(5)与显示单元(6)之间均为5G通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S4中所述热成像感测无人机(5)包括移动机构(51)、阻挡边板(52)和阻挡机构(53),所述移动机构(51)的两侧均开设有阻挡边板(52),所述移动机构(51)的下端安装有阻挡机构(5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机构(51)包括热成像载体(511)、升降螺旋机构(512)、承接底块(513)和内支撑杆(514),所述热成像载体(511)的四周环形阵列开设有升降螺旋机构(512),所述升降螺旋机构(512)的底端安装有承接底块(513),所述升降螺旋机构(512)的下端内侧开设有内支撑杆(514),所述内支撑杆(514)的另一端与热成像载体(5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机构(53)包括组装挡盒(531)、静电机构(532)和热成像通道(533),所述组装挡盒(531)的内腔两侧开设有静电机构(532),所述静电机构(532)之间安装有热成像通道(53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像通道(533)的顶端与热成像载体(511)的底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成像通道(533)包括通道管(5331)和内衔接环(5332),所述通道管(5331)的内腔壁排列开设有内衔接环(533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机构(532)包括静电内壳(5321)、静电横轴(5322)、衔接带(5323)和内贴合片板(5324),所述静电内壳(5321)的侧端开设静电横轴(5322),所述静电内壳(5321)的间隔处通过衔接带(5323)连接,所述静电横轴(5322)的内端安装内贴合片板(5324),所述内贴合片板(5324)的另一端与静电内壳(5321)的内腔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衔接环(5332)为一种合成橡胶材质制成的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多发多收毫米波雷达技术的火灾救援及疏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电横轴(5322)的左端为正极电流输出端,所述静电横轴(5322)的右端为负极电流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捷(南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联捷(南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203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材加工用固定测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手持式POS机用智能充电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