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4158.0 | 申请日: | 2021-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4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京;陈文梁;翟鑫琦;刘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5/24 | 分类号: | B65D25/24;B65D25/02;B08B17/00;B08B15/00;B08B13/00;B08B9/032;B08B3/02;A61L12/08;A61B50/18;F26B21/00 |
代理公司: | 淄博佳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3 | 代理人: | 任建堂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式 自动 对接 转运 | ||
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外壳(1)和其内部的主框架,在主框架内设置有舱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放置在AGV小车(4)上;在舱体(11)内设置有清洗架(10),在清洗架(10)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清洗架(10)的架体驱动机构,在清洗架(10)的侧部设置有与软式内镜一一对应的清洗接头(23);在外壳(1)上设置有与舱体(11)位置内外对应的升降门(2),在主框架的上方设置有升降驱动机构。在本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中,过清洗架实现了软式内镜的自动对接和转接,消除了现有技术的转运方式中容易对软式内镜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一种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院内镜中心,可重复使用的软式内镜,运转流程需要经过严格的手工清洗-机器清洗-消毒-干燥-再使用或储存。其中,串联内镜转运的方式主要有人工转运、手推车转运、传递窗转运三种转运方式。然而三种转运方式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人工转运方式使操作人员与污染内镜直接接触,不仅增加了人员的感染风险,也提高了空气传播的感染风险。手推车转运方式的操作过程繁琐,取放内镜频繁,一方面加大了内镜故障的发生,另一方面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传递窗转运方式是介于人工和手推车方式的结合模式,从距离上缩短行程,但劳动强度并没有降低,而且导致诊疗室和洗消室的直接空气流通,增大污染扩散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清洗架实现了软式内镜的自动对接和转接,消除了现有技术的转运方式中容易对软式内镜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的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包括外壳,在外壳内设置有主框架,在主框架内设置有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放置在AGV小车上;在舱体内设置有清洗架,在清洗架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清洗架进出舱体的架体驱动机构,在清洗架的侧部设置有与软式内镜一一对应的清洗接头;在外壳上设置有与舱体位置内外对应的升降门,在主框架的上方设置有驱动升降门动作的升降驱动机构。
优选的,所述的升降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主框架顶部的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自驱动电机两端水平输出后分别固定有一条驱动轴,在主框架的两侧设置有与驱动轴相连的滑轮组件,在两侧滑轮组件上分别设置有一条皮带,所述的升降门固定在两侧的皮带上。
优选的,所述的滑轮组件包括主动滑轮和从动滑轮,主动滑轮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主框架的顶部两侧,从动滑轮通过滑轮支架固定在主框架的底部两侧,两侧的皮带分别套装在相应侧的主动滑轮和从动滑轮外部。
优选的,所述的架体驱动机构为设置在清洗架下部的电动辊筒,在舱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条用于固定电动辊筒的辊筒支架。
优选的,在所述辊筒支架的上部还通过检测开关固定板固定有用于检测清洗架位置的检测开关。
优选的,在所述的清洗架中包括上、中、下三层架体,三层架体间隔形成两层清洗层,清洗时在每一层清洗层上放置一个软式内镜,在两层清洗层的侧部分别设置有一个清洗接头。
优选的,所述的清洗接头包括于中心处的进水管,在进水管的外圈分布有多个与软式内镜内腔对接的灌注接口。
优选的,在所述舱体的下方依次设置有控制箱、空气过滤器以及风机,风机的出口通过通风管接入舱体内部;在舱体的顶部还设置有照明灯。
优选的,在所述控制箱和空气过滤器之间还设置有水桶,排水管一端连接水桶的顶部,另一端自舱体的底部接入舱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在本软式内镜自动对接转运柜中,过清洗架实现了软式内镜的自动对接和转接,消除了现有技术的转运方式中容易对软式内镜造成污染的风险,同时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新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41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波加热固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暖通工程的除尘通风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