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机器手臂的去毛刺设备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2670.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56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章明;蒋亮;赵伟程;于海龙;彭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0 | 分类号: | B24B21/00;B24B21/18;B24B49/16;B24B41/02;B24B47/04;B24B49/12;B24B41/06;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大连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21200 | 代理人: | 梅洪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国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 手臂 毛刺 设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机器手臂的去毛刺设备及方法,针对现有的对杆件的打磨方式还是依靠人工操作,所以效率较为低下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罩和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位于支撑罩内,所述支撑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罩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盘,支撑盘的顶部卡装有杆件,本发明能够依据杆件的形状,持续不断的以同样的压力对杆件实现全面的打磨,以此能够去除杆件上的毛刺,相较于传统的手工方式打磨,本技术方案实现了完全自动化操作,所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具有良好的方便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加工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机器手臂的去毛刺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杆件在铸造后,其开模后的边缘处往往会出现飞边、毛刺等问题,目前针对这些打磨的方式还是依靠人工操作,所以效率较为低下,杆件形状比较特殊,需要一定的加工空间,另外单独的去毛刺机构加工的效果不理想,所以我们提出一种多机器手臂的去毛刺设备,用于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对杆件的打磨方式还是依靠人工操作,所以效率较为低下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机器手臂的去毛刺设备。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机器手臂的去毛刺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罩和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位于支撑罩内,所述支撑罩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延伸至支撑罩的上方并固定安装有支撑盘,支撑盘的顶部卡装有杆件,所述安装架上滑动连接有支撑环,且支撑盘与支撑环传动连接,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增压电动推杆,所述增压电动推杆通过增压传动组件与缓冲箱相连接,探测杆滑动连接于缓冲箱的内壁,移动臂通过机器臂支撑组件连接于所述支撑环上,所述移动臂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打磨组件,所述探测杆和所述移动臂分别设置于所述杆件的两侧,所述杆件贯穿支撑环。优选的,所述支撑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卡罩,且杆件的底端延伸至卡罩内并与卡罩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夹紧电动推杆,所述夹紧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延伸至安装架内并转动连接有定位板,且定位板与杆件的顶端紧密夹装,利用夹紧电动推杆和卡罩的配合,能够实现对杆件进行夹紧定位。
优选的,所述安装架的顶部内壁上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螺杆,且两个螺杆均贯穿支撑环并均延伸至支撑环的下方,两个螺杆均与支撑环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传动齿轮,且支撑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齿环,两个传动齿轮均位于齿环内并均与齿环相啮合,利用螺纹传动的形式能够带动支撑环向上进行移动,以此能够利用打磨带全面的对杆件进行打磨。
优选的,所述增压传动组件包括补气箱、推板、输送管和缓冲箱,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分别固定安装有补气箱和缓冲箱,且探测杆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箱内并与缓冲箱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增压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延伸至补气箱内并固定安装有推板,且推板与补气箱的内壁密封滑动连接,所述补气箱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箱内并与缓冲箱的一侧内壁密封固定连接,利用气动原理的形式能够使得探测杆与杆件保持紧密接触,并且利用气动的原理,能够防止探测杆的压力过大,损坏杆件。
优选的,所述缓冲箱的内壁上密封滑动连接有密封板,且密封板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罩,所述探测杆的一端延伸至安装罩内并与安装罩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安装罩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传感器,且探测杆的一端与压力传感器活动接触,所述压力传感器与增压电动推杆电性连接,利用压力传感器能够对探测杆受到的压力进行监控,以此能够方便对探测杆进行增压,保证打磨带与杆件的贴合压力始终处于稳定状态。
优选的,所述支撑环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箱,且多个移动臂的另一端延伸至限位箱并固定安装有滑板,所述滑板与限位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臂上套设有位于限位箱内的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限位箱的一侧内壁和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利用复位弹簧能够方便带动移动臂和探测杆进行反向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科云控智能工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267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