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11275.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杰;肖斌;李健;闫妍;李浚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杰;肖斌;李健;闫妍;李浚烜 |
主分类号: | E01C3/00 | 分类号: | E01C3/00;E01C3/06;E01F9/529;E01F9/619;E01F9/669;E01F11/00;E01F15/02;G01G19/03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春龙 |
地址: | 066000 河北省秦***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普通 干线 公路 重载 道路 路面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壁安装有主梁架,所述主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梁架,所述主梁架与侧梁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交网,所述第一混交网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壁安装有基垫,所述限位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混交网,所述第一混交网与第二混交网之间相互适配。本发明通过主梁架和侧梁架的设置,主梁架和侧梁架的安装,对基座的内部起到有力的支撑作用,且通过限位座的设置,对基座的外围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减轻周边外力挤压对基座的影响,基座内可灌入适量的混凝土,从而增添结构的稳定性,第一混交网和第二混交网的设置,在混凝土注入时二者能够起到对上下结构的连接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面结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
背景技术
公路是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工矿基地之间的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标准和设施,它有一般公路与汽车专用公路之别,后者越来越多出现了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因此就有两种规格,现有的,能适应年平均昼夜汽车交通量25000辆以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政治、经济意义,高速公路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连续行驶,全部设置立体交叉和控制出入,并以长途运输为主的公路,高度能适应按各种车辆折算成中型载重汽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2000~5000辆,连接政治、经济中心或大型工矿区以及运输繁重的城郊公路。
现有技术中一种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在使用时,现有的部分重载道路的路面结构在经过一端时间的内的,且由于内部构的不稳定,导致路面出现裂缝,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内壁安装有主梁架,所述主梁架的两侧均安装有侧梁架,所述主梁架与侧梁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混交网,所述第一混交网的顶部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内壁安装有基垫,所述限位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混交网,所述第一混交网与第二混交网之间相互适配,所述第二混交网的顶部连接有路面基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所述路面基层的顶部安装有围挡,所述路面基层的顶部安装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位于围挡的内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部连接有插接板,且插接座嵌合安装于围挡的内侧,所述插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的内部插接有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顶端安装有称重器本体,所述称重器本体的外侧设置有记录仪机构,称重器本体与记录仪机构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所述路面基层的内部填充有沥青混凝土,所述沥青混凝土的表面设置有减速带,且减速带位于围挡的两侧,所述基座与主梁架之间安装有支撑架,所述基座的外面安装有固定夹,所述固定夹的顶部螺纹贯穿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夹的底部通过固定螺栓安装有限位座,所述固定夹与限位座的一侧卡接有缓冲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所述限位座的外表面的四周均安装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顶部贯穿安装有定位销。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所述记录仪机构的底部设置有防护栏,所述防护栏的底部安装有支架,所述防护栏的内侧壁安装有按压杆组件,所述按压杆组件的前端连接有反光机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普通干线公路重载道路路面结构,所述基座位于限位座的内侧,所述限位座的两侧均设置有砂石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杰;肖斌;李健;闫妍;李浚烜,未经刘杰;肖斌;李健;闫妍;李浚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112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