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校准流水线ADC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9817.1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42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功;郭函;曾庆林;谢鹏;李蠡;董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M1/10 | 分类号: | H03M1/10;H03M1/1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校准 流水线 adc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校准流水线ADC,通过第一子ADC对输入信号进行粗量化,其量化结果由第一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编码成控制信号以对第一MDAC进行控制,使其实现输入信号与粗量化结果相减结果的差值放大,并传递给后级电路;由第二子ADC、第二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第二MDAC、第三子ADC、第三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第三MDAC遵循此过程,以流水线的方式逐级量化和差值放大,直至第四子ADC进行末端量化;同时由第一自校准模块、第二自校准模块和第三自校准模块根据低速ADC的量化编码结果进行各个子ADC量化编码的校准,实现高速高精度的流水线式的模数转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电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校准流水线。
背景技术
在过去的40年时间内集成电路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随着晶体管最小沟道长度的缩小,数字集成电路的集成度越来越高、功耗越来越小、速率越来越快。数字电路的发展使更多的模拟信号处理被代替,但自然界中的信号大多是连续的,因此模数转换器(Analogto Digital Converter,ADC)在当今电子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目前,可用的ADC结构有很多,包括FLASH结构、SAR结构、过采样结构以及流水线结构。相比于其他结构的ADC,流水线ADC能够同时兼顾高速高精度的要求,是目前集成电路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
然而现有流水线ADC技术存在不可忽视的不足。由于模拟电子线路的非线性特性以及集成电路工艺的失配误差,例如电容失配误差,使得流水线ADC在进行高速高分辨率设计时,其真实有效位数与设计时的分辨率位数具有较大的差距,严重影响了流水线ADC的量化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自校准流水线ADC解决了现有流水线ADC在进行高速高分辨率设计时,其真实有效位数与设计师的分辨率位数具有较大差距,量化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校准流水线ADC,包括:缓冲器A1、缓冲器A2、缓冲器A3、第一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第二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第三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第一子ADC、第二子ADC、第三子ADC、第四子ADC、第一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第二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第三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第一自校准模块、第二自校准模块、第三自校准模块、低速ADC、反相器U1、反相器U2、反相器U3、反相器U4、反相器U5、反相器U6、反相器U7、反相器U8、反相器U9和反相器U10;
所述缓冲器A1的正相输入端分别与第一子ADC的vin端和低速ADC的vin端连接,并作为自校准流水线ADC的输入端Vin;所述缓冲器A1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缓冲器A1的输出端和第一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的vin端连接;所述第一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的s1~s15端与第一开关逻辑控制模块的输出端连接,其clks端分别与第二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的clka端和第三增益数模转换器MDAC的clks端连接,并作为自校准流水线ADC的采样相时钟信号端CLK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9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