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车辆站台通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8862.5 | 申请日: | 2021-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59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达;刘劲;周利;聂文斌;曹文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G01B11/14;G01B21/2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曾利平 |
地址: | 412001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车辆 站台 通行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站台通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对于不同制式车辆门入口高度,将站台设计成台阶式,每层台阶对应一定范围内的列车门入口高度,当根据列车班次信息确定进站列车门入口高度在某层台阶对应的列车门入口高度范围内时,计算该层台阶对应的渡板装置的状态角度,并控制该渡板装置伸出该层台阶,且调整渡板装置的倾斜角度为状态角度,使渡板装置的渡板搭载在该列车门入口处地板上,通过渡板实现了无障碍通行,便于乘客上下车;在不改变站台长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同一站台兼容停靠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适应范围广,实现了站台的互联互通,减小了车站建设或改造的建设投入,为综合性中转车站节约建设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站台通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现代化和轨道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中长途轨道车辆的制式越来越丰富,从传统的大铁机车、轻轨列车,到动车组、市域列车,以及快速有轨电车等等。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往往存在一个车站同时停靠多种制式轨道交通车辆的情况,这样有利于运输资源的整合,方便乘客的出行与换乘。
作为综合型的车站,对于标准轨距来说,往往需要同一个站台来停靠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但是对于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走形部和车体结构不同,导致门入口位置的高度也有较大区别,范围从330mm~1250mm不等。站台设计需要与车辆门入口高度相匹配,采用统一的站台高度无法实现停靠不同制式的轨道车辆。目前国外的少数站台,采用分段式不同高度的设计来满足不同制式车型的停靠需求,但这样直接造成站台长度的加长。对于大部分车站而言是没有预留足够的站台长度来进行分段式设计的。
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站台长度,实现不同站台高度来匹配不同车型门入口高度,方便乘客的上下车,减少车站建设或改造的建设投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与技术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同一高度站台无法实现不同制式轨道车辆停靠、以及采用分段式不同高度站台设计来满足不同制式轨道车辆停靠需求导致站台长度加长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站台通行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利用有限站台长度实现不同站台高度来匹配不同制式车型门入口高度,方便乘客上下车,减少站台建设或改造的投入。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轨道车辆站台通行系统,包括台阶式站台,设于每层台阶的渡板装置,设于每层台阶侧面的第一距离传感器和角度传感器,以及控制装置;所述台阶式站台的每层台阶对应不同范围的列车门入口高度;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根据列车班次信息确定列车门入口高度的等级,根据所述列车门入口高度的等级确定哪层台阶上的渡板装置工作;
用于根据对应渡板装置的安装高度、对应第一距离传感器的安装高度、对应第一距离传感器采集的该第一距离传感器与列车门入口之间的距离、以及对应角度传感器采集的该第一距离传感器到列车门入口的角度计算出状态角度;
还用于控制对应渡板装置的渡板伸出该层台阶,并根据所述状态角度调整所述渡板的倾斜角度,使所述渡板搭载在列车门入口处地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渡板装置包括盖板、驱动机构、伸缩机构、渡板、角度调节机构、以及底板;所述底板嵌于对应台阶内,所述盖板位于底板上方且与对应台阶的台面平齐;所述渡板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底板之间,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伸缩机构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的另一端与渡板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一端与对应台阶铰接,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另一端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渡板置于所述角度调节机构上;所述驱动机构、角度调节机构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
进一步地,在所述盖板的侧面铰接有罩板。
进一步地,在所述渡板上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位移传感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渡板的侧面还设有与所述控制装置连接的第二距离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88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