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7119.8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和堂;张晨阳;何鑫鑫;刘焱;赵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杭行 |
地址: | 221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降尘 旋转 内混式 梯级 增强 雾化 装置 | ||
1.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雾化装置(1)、旋转雾化装置(2)、供压风装置(3)和供液管(4);
空气雾化装置(1)内部的空腔构成空气雾化室(11),空气雾化室(11)一端与空气雾化装置(1)前端的喷孔Ⅰ(12)连通、另一端与供压风装置(3)的出气口以及旋转雾化装置(2)前端的喷孔Ⅱ(21)连通,在空气雾化室(11)中设有旋流装置(13),旋流装置(13)与空气雾化室(11)内壁间形成旋流通道;
旋转雾化装置(2)后端与供液管(4)连接;
在供压风装置(3)上设有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分别设在旋转雾化装置(2)的上、下两端,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的外侧端连接气源、内侧端的出气口与空气雾化室(11)内部连通;
空气雾化室(11)的内壁为光滑的流线型渐缩结构,所述旋流装置(13)为从后向前渐缩的结构,渐缩结构的空气雾化室(11)的前端收缩角α为80~90°,后端收缩角β为10~20°;
空气雾化装置( 1) 中的喷孔Ⅰ(12)的孔径为1.5~3.5 mm;
旋转雾化装置(2)内部环周均布五只旋叶(22),所述喷孔Ⅱ(21)的孔径为2~4 mm;
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的水平出气段的端部出气口处采用拉瓦尔管(33)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的进气段倾斜设置在供压风装置(3)的主体上、在供压风装置(3)主体内部光滑过渡到拐角段后一体连通水平方向设置的出气段。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的进气段与供压风装置(3)的主体之间的夹角θ=30-5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下进气管(32)的直径大于上进气管(31)的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供液管(4)、上进气管(31)和下进气管(32)尾部接口处均采用波浪形防脱落结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降尘的旋转内混式梯级增强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空气雾化装置(1)与供压风装置(3)间螺纹连接;供液管(4)螺纹连接在供压风装置(3)内;旋转雾化装置(2)螺纹连接在供液管(4)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711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动举升系统
- 下一篇: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