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焊接夹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6535.6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蒋玲;张超;方忠;张弛;胡进步;牛超奇;李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2;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方昊 |
地址: | 24100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焊接 夹具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器人多功能焊接夹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焊接夹具装置,包括:机器人焊接大梁,上面焊接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出气端底板转动轴座、出气端销栓基座定位机构、支撑底座、进气端底板转动轴座和进气端销栓基座定位机构。本发明该装置采用模块式结构,使工装小型化、轻型化便于单人操作,减少了换模人员,提升了换模效率,不需要投入换模专用车,提高了换模的安全性,使得操作变得更为安全,方便,可靠且扩展性较好,实现了智能制造,一个工装上集成了多个产品的焊接工装模块,节约了机器人焊接工装的重复投资,降低了成本投入,节约了机器人工装存储空间,提升了场地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机器人多功能焊接夹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焊接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日益提高,智能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出行工具-汽车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汽车生产企业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改变了过去靠单一产品打天下的模式,生产多种类型的汽车供人们挑选。这就需要汽车配套企业实现灵活机动的快速生产模式。要做到快速生产模式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做到快速换模,快速切换,以减少换模时间,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传统的机器人焊接采用一个产品使用一副专用的焊接夹具,在产品量小、需要不断切换产品的机器人工作站中就失去了机器人的工作优势,对于机器人来说每进行一次产品切换,就需要更换一次工装,需要2名操作工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切换产品更换工装,不仅浪费了设备资源,也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极大的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
为了适应多产品、小产量的产品生产,就得改变传统工装夹紧设计方式,设计制造出一种多功能焊接夹具装置,通过改变工装模块的组合,就能实现新产品的生产。这样就能提升生产效率,节约人力资源,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新的焊接装置,满足小量生产,多产品切换,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求。这种模块式、多功能、快捷高效的焊接装置消除目前焊接夹具的弊端,减少换模,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企业成本,提升产品的品质,增加企业的利润。新的机器人焊夹具的应用,可实现焊接产品的快速切换,适用不同种产品快速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工艺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在机器人焊接生产过程中快速切换产品的焊接夹具装置,无需更换焊接夹具,只需在现有的焊接夹具上通过转动焊接工装模块,就能组装成不同的焊接工装,实现不同的产品进行焊接;提供一种新的模块式机器人焊接夹具装置,焊接夹具由下层底板、两个转轴、每个转轴上各有一个上底板,每个上底板都能绕其转轴进行转动,其中一个上底板配备有两个圆柱销栓,销栓的顶部进行倒角,便于销栓插入销栓孔中;提供一种多功能的焊接夹具装置,将过去的整体式焊接工装,分成固定不动模块和可以转动的模块组成,转动的模块通过转轴机构进行转动;提供一种轮换式焊接夹具装置;对一种全新的焊接夹具装置采用轻量化设计;提供一种模块化集成式的焊接装置,不同的产品的焊接只需要对集成在焊接工装上的模块进行组合即可,解决了传统的焊接工装在更换产品时,先要撤除现有的焊接工装,然后装上待焊接产品的工装,由于每次工装安装的位置无法精准一致,生产前还需要调整焊接程序,确保焊接轨迹符合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焊接夹具装置,包括:机器人焊接大梁,上面焊接有固定底板,且固定底板上分别设置有通过螺栓连接的出气端底板转动轴座、出气端销栓基座定位机构、支撑底座、进气端底板转动轴座和进气端销栓基座定位机构;
所述出气端底板转动轴座和进气端底板转动轴座的上端部分别活动安装有出气端可转动底板和进气端可转动底板,位于所述出气端可转动底板和进气端可转动底板上分别安装有出气端销栓机构和销栓定位机构,所述固定底板上的出气端销栓基座定位机构和进气端销栓基座定位机构是对转轴上转动底板转动规定位置后进行定位固定,且出气端销栓机构和销栓定位机构插入于出气端销栓定位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芜湖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65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表面改性碳纤维及其改性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纺织纱线均匀绕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