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708.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雪;朱敏涛;陈逸群;张济涛;卞成辉;吴杰;卢恒;唐晓蒙;戴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38/10;C04B18/167;B28C5/38;B28C7/00;B28B1/5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再生泡沫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料浆、保温填料、减水剂及泡沫,所述泡沫、保温填料与胶凝材料料浆的体积比为9:0:1或7.64:1.36:1,所述凝胶材料料浆的水胶比为0.3,所述泡沫中泡沫剂的稀释倍数为30倍,所述保温填料为玻化微珠和气凝胶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物,所述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掺量的1%‑2%,所述胶凝材料中水泥的质量比为50%,粉煤灰的质量比为20%,再生微粉质量比为30%,泡沫剂选用动物泡沫剂。本发明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具有成本低、保温性良好、强度较高的优点,为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制备高附加值绿色混凝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拆迁改造和大批建筑物达到其使用寿命,每年产生大量废弃混凝土和砖,如果利用颗粒整形技术强化骨料,必然会产生大量粉体,这些粉体的存放和处理也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若建筑垃圾再生微粉能够加以利用,便会解决此问题。
再生微粉是在颗粒整形过程中骨料相互高速碰撞而产生的粒径0.16mm的颗粒,被除尘器收集,约占原料质量的15%-20%。再生微粉中含有骨料碎屑、硬化水泥石(C-S-H凝胶、Ca(OH)2)、未水化水泥颗粒,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几何形状不规则、表面粗糙、棱角较多,这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能产生不利影响。
再生微粉研究处于上升阶段,目前有学者将再生微粉基本性能总结如下:粒径分布与水泥相似,但比表面积远大于水泥,导致混凝土需水量增大,坍落度损失较快;物理性能(堆积密度、需水量、比表面积)与粉煤灰相似,可作为矿物掺和料掺入混凝土,活性高于石英砂、低于粉煤灰;化学成分与粉煤灰相似,氧化钙含量高于粉煤灰。X射线衍射图中主要矿物成分是SiO2,说明再生骨料的碎屑在再生微粉中占较大比例。衍射图中的噪声很大且难以发现硅酸钙、铝酸钙等晶体的衍射峰,说明再生微粉中的水泥颗粒已基本水化完全,主要以凝胶体形式存在。
鉴于再生微粉具备密度轻等特点,可尝试将其应用于泡沫混凝土中。泡沫混凝土是以胶凝材料为基体,采用化学或物理发泡工艺,所制成的含有大量微小均匀独立气孔的轻质多孔材料,干密度通常为200-1500kg/m3。然而,将再生微粉用于泡沫混凝土中需要解决两个技术难题。一是再生微粉疏松多孔,易导致泡沫混凝土需水量增大,加剧泡沫混凝土易泌水分层的问题。二是再生微粉中含有砂石碎屑,尖锐的粒形容易导致泡沫混凝土中泡沫发生消泡现象。因此,如何在消纳再生微粉的同时,保持再生泡沫混凝土需水量几乎不变、消泡现象不发生,是非常困难的。这不仅需要大量实验来协同减水剂饱和掺量与水胶比最小值,以降低泡沫混凝土的需水量;还需要通过大量实验来确定玻化微珠、气凝胶等保温填料的粒径级配,以改善再生微粉粒形尖锐易导致消泡的情况。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本发明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其导热系数低于0.14W/m·K,同时其力学性能较好,抗压强度大于1.8MPa;干密度小于730kg/m3。因此,本发明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兼具了优良的保温性和力学性,解决了再生泡沫混凝土需水量大和易消泡的问题,为再生泡沫混凝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本发明还将提供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包括胶凝材料料浆、保温填料、减水剂及泡沫,所述泡沫、所述保温填料、所述胶凝材料料浆的体积比为9:0:1或7.64:1.36:1,所述胶凝材料料浆的水胶比为0.3,所述保温填料为玻化微珠与气凝胶中的一种或两者的混合物,所述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掺量的1%-2%,所述胶凝材料中水泥的质量比为50%、粉煤灰的质量比为20%,再生微粉的质量比为30%,所述泡沫剂为动物泡沫剂;所述再生微粉选自建筑垃圾废弃砖和混凝土的混合物,堆积密度为1186kg/m3,粒径为0-4.7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70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国际货币汇率风险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