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5708.2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5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雪;朱敏涛;陈逸群;张济涛;卞成辉;吴杰;卢恒;唐晓蒙;戴志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6 | 分类号: | C04B28/06;C04B38/10;C04B18/167;B28C5/38;B28C7/00;B28B1/50;C04B111/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5 | 代理人: | 周涛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各组分:胶凝材料料浆、保温填料、减水剂及泡沫,所述泡沫、所述保温填料、所述胶凝材料料浆的体积比为7.64:1.36:1,所述胶凝材料料浆的水胶比为0.3,所述保温填料为玻化微珠与气凝胶中的混合物,所述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掺量的2%,所述胶凝材料中水泥的质量比为50%、粉煤灰的质量比为20%,再生微粉的质量比为30%,所述泡沫剂为动物泡沫剂;所述再生微粉选自建筑垃圾废弃砖和混凝土的混合物,利用颗粒整形技术强化骨料时产生的粉体,堆积密度为1186kg/m3,粒径为0-4.75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各组分:水泥550份、粉煤灰220份、再生微粉330份,水泥浆用水330份、减水剂22份、玻化微珠127.5份、气凝胶27.2份、泡沫剂13.8份、泡沫剂用水400.2份。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选自42.5级快硬硫铝酸盐水泥,比表面积为370m2/kg,初凝时间35min,终凝时间170min,1天、3天、28天抗压强度分别为33.0MPa、42.7MPa、48.1MPa;所述粉煤灰选自C类II级粉煤灰,45微米筛孔筛余为26%,含水量为0.3%,烧失量为2.96%,需水量比为100%,体积安定性为0.5mm。
4.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选自中效聚羧酸减水剂,减水率为23.4%、固含量为20%、pH值为5.3、密度为1.04g/mL。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玻化微珠选自表面膨胀玻化的松脂岩,堆积密度为125kg/m3,粒径为0.25mm,筒压强度为0.2MPa,导热系数为0.07W/m•K,体积吸水率为38%,表面玻化闭孔率为83%;所述气凝胶选自疏水型二氧化硅气凝胶,堆积密度为80kg/m3,导热系数为0.02W/m•K,体积吸水率为38%,孔径为10nm,孔隙率为92%。
6.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剂选自动物蛋白型物理泡沫剂,颜色为棕褐色、密度为1.02g/mL,稀释倍数为30倍,且此稀释倍数下发泡倍数为17倍,消泡时间为24小时。
7.一种再生泡沫混凝土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再生泡沫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按照配方量分别称取泡沫剂、泡沫剂用水;
步骤2、将泡沫剂和泡沫剂用水倒入塑料杯中,获得泡沫剂稀释液;
步骤3、将便携式水泥发泡机置于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旁,并连接好电源;
步骤4、按照配方量分别称取水泥、粉煤灰、再生微粉、减水剂、水泥浆用水、玻化微珠、气凝胶;
步骤5、将水泥、粉煤灰、再生微粉倒入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中,搅拌15-45秒使之均匀;
步骤6、将水泥浆用水和减水剂混合好后倒入步骤5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15-60秒;
步骤7、将玻化微珠、气凝胶倒入步骤6得到的混合物中,搅拌45-90秒;
步骤8、将便携式水泥发泡机吸液管浸泡于步骤2得到的泡沫剂稀释液液面以下,在搅拌机旁用手扶持便携式水泥发泡机发泡管,并将管口对准搅拌机加料口;
步骤9、启动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搅拌水泥浆;
步骤10、启动便携式水泥发泡机,边搅拌边将泡沫打入强制式单卧轴混凝土搅拌机内;
步骤11、待泡沫剂稀释液吸尽时关闭便携式水泥发泡机;
步骤12、将步骤11得到的泡浆混合物继续搅拌120-180s;
步骤13、成型,自然养护1-4天;
步骤14、脱模,自然养护至28天龄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建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山盛华混凝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570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听诊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国际货币汇率风险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