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翼吊发动机的动力学试验载荷测量装置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4823.8 | 申请日: | 2021-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76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雨;何超杰;雷平;罗文莉;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5/00 | 分类号: | G01M15/00;G01M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李小芳 |
地址: | 201210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动力学 试验 载荷 测量 装置 方法 | ||
1.一种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装置,包括:
吊挂部分,用于将发动机结构吊挂到机翼结构上;
所述吊挂部分还包括载荷传递连杆装置,用于将所述发动机结构所承受的载荷传递到所述机翼结构上;以及
测量部分,所述测量部分包括应变传感器,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所述载荷传递连杆装置上以用于测量所述载荷传递连杆装置的应变,
其中,所述吊挂部分包括:梁结构,所述梁结构在前端与所述发动机结构连接,以将所述发动机结构所承受的载荷传递至所述梁结构;以及吊框结构,所述吊框结构与所述机翼结构连接,其中所述梁结构在后端穿过所述吊框结构,并且
其中,所述载荷传递连杆装置包括:连接所述梁结构和所述吊框结构的四斜杆万向节装置,用于将传递至所述梁结构的载荷的至少一部分传递至所述吊框结构;以及连接所述梁结构的后端和所述机翼结构的可调节连杆装置,用于将传递至所述梁结构的载荷的至少另一部分传递至所述机翼结构,
其中,所述四斜杆万向节装置包括第一组连杆,所述第一组连杆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以及左连杆和右连杆,其中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前端连接到所述梁结构,并且所述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后端比前端隔开更大距离地连接到所述吊框结构,并且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前端连接到所述梁结构,并且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的后端比前端隔开更大距离地连接到所述吊框结构,
其中,所述可调节连杆装置包括第二组连杆,所述第二组连杆包括左后连杆和右后连杆;梁接头,用于将所述左后连杆和右后连杆的下端连接到所述梁结构的后端;以及机翼接头,用于将所述左后连杆和右后连杆的上端比下端隔开更大距离地连接到所述机翼结构,其中所述机翼接头和所述梁接头是沿所述梁结构的轴向可调节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装置,其中,所述应变传感器布置在每个连杆的中截面附近。
3.一种使用如权利要求1 – 2中任一项所述的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装置进行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的方法,包括:
在所述发动机结构的重心处施加多个已知载荷工况;
通过所述应变传感器测量所述已知载荷工况下的应变数据;以及
建立所述应变数据与所施加的已知载荷工况的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进行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的方法,其中建立所述应变数据与所施加的已知载荷工况的关系包括:
基于所述已知载荷工况建立载荷矩阵;
基于所述应变数据建立应变矩阵;
建立所述应变矩阵与所述载荷矩阵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及
通过矩阵运算确定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矩阵。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进行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的方法,进一步包括:
通过所述应变传感器采集试验测量中一个或多个特定时刻的试验应变数据;
基于所述试验应变数据建立试验应变向量或矩阵;以及
基于所述试验应变向量或矩阵以及所述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所述相关系数矩阵来确定试验载荷向量或矩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进行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的方法,进一步包括调整以下一项或多项后进行翼吊发动机载荷测量:
所述连杆的角度;
所述吊框结构的前后位置;以及
所述机翼接头和所述梁接头沿所述梁结构的轴向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482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