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延时线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503089.3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6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丹;尹小杰;张家顺;王亮亮;王玥;安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G02B6/138;G02B6/13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周天宇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延时 芯片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延时线芯片及其制作方法,可调延时线芯片包括基底层、波导芯层、上包层以及温控层;基底层具有一光刻面;波导芯层设于光刻面上,波导芯层内用以光波传播;上包层设于波导芯层的外侧面上,呈包覆波导芯层设置;温控层设于上包层背向波导芯层的侧壁面上,温控层用以控制温度变化;其中,波导芯层的折射率呈大于基底层和上包层的折射率设置。波导芯层设于基底层与上包层之间,光波在波导芯层内折射传播,温控层控制温度变化,通过热光效应,温度越高,折射率会增大,改变波导芯层的折射率,进而控制波导芯层的延时可调节,延时精度可从亚皮秒量级到数皮秒量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集成光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调延时线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光延时技术广泛应用于光通信领域中的全光交换、全光路由、全光缓存以及信号复用等方面。从上世纪年代至今,出现了多种光延时技术,如基于空间光学的延时技术、基于光开关和光纤长度的延迟线结构;基于光开关和光纤色散的延时技术基于光纤光栅的延时线;基于慢光效应实现的延时线等,基于光纤传输构建的延时系统与传统的基于电缆的相比,体积和重量都有很大程度地减小,但远未达到高集成度的要求,而且延迟精度只在数皮秒数量级。随着光电集成技术,特别是硅光子技术的成熟,集成光波导延时线的延迟精度可以达到亚皮秒量级。
通过改变波导的物理长度来实现不同延时的集成波导光延时线,难以在满足延时精度的同时实现最大延时量,这是因为延时精度由最短波导长度决定,而可变延时总量又与波导长度有关,若通过减小最短波长的长度来提高延时精度,则不利于实现大的可变延时总量,并且会使器件制备难度增加。光延时技术延时可调性较差,如何控制波导的延时亟待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可调延时线芯片及其制作方法,旨在解决光延时技术中延时可调性较差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可调延时线芯片,包括:
基底层,具有一光刻面;
波导芯层,设于光刻面上,波导芯层内用以光波传播;
上包层,设于波导芯层的外侧面上,呈包覆波导芯层设置;以及,
温控层,设于上包层背向波导芯层的侧壁面上,温控层用以控制温度变化;
其中,波导芯层的折射率呈大于基底层和上包层的折射率设置。
可选的,沿背向上包层的方向,温控层依次包括引线层以及电极层。
可选的,电极层的材质为铬和金,引线层的材质为钨和钛。
可选的,波导芯层的材料为含锗二氧化硅;和/或,
上包层的材料为含硼磷二氧化硅材料。
可选的,波导芯层的锗浓度呈大于上包层的硼磷浓度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调延时线芯片的制作方法,可调延时线芯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光刻面上沉积形成初始芯层;
通过光刻初始芯层得到波导芯层;
在波导芯层上沉积形成上包层;
在上包层背向波导芯层的侧壁面上镀膜形成温控层。
可选的,通过光刻初始芯层得到波导芯层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初始芯层上设置掩膜层;
在掩膜层上涂设第一光刻胶层,并曝光显影,得到预设芯层图案;
根据预设芯层图案,刻蚀掩膜层,形成待刻蚀图案;
根据待刻蚀图案,刻蚀初始芯层,并去除掩膜层以及第一光刻胶层,得到波导芯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308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化工桶循环破碎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车用动力电池安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