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系统以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500919.7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50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任洁;杨树澄;高小平;王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F30/34 | 分类号: | G06F30/34;G06F11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倪静 |
地址: | 20005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fq 时序电路 综合 计算方法 系统 以及 终端 | ||
1.一种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SFQ逻辑门状态机的状态机描述分别进行解释以及编译,并获得编译结果;
根据所述编译结果获得对应所述SFQ逻辑门状态机的状态转移集合信息;
对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进行分解,获得分别对应一或多个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
基于SFQ逻辑单元库的单元门信息,对各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分别进行映射,并获得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
基于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对各子状态机进行重组,以获得SFQ时序逻辑电路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SFQ逻辑门状态机的状态机描述分别进行解释以及编译,并获得编译结果包括:
基于预设的SFQ逻辑的定制算法,对SFQ逻辑门状态机的状态机描述分别进行解释以及编译,并获得符合SFQ逻辑的编译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进行分解,获得分别对应一或多个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包括:
基于与SFQ逻辑单元库的单元门信息相关的分解规则,分别对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进行一或多次迭代分解,直至获得不可再分解的一或多个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与SFQ逻辑单元库中单元门的类型相关的分解规则,分别对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进行一或多次迭代分解,直至获得不可再分解的一或多个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包括:
将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中的各状态进行分组,获得具有状态连续性关系的一或多个状态组;
基于由SFQ逻辑单元库的单元门信息获得的最低状态数,依次将各状态组中的各状态分配到各子状态机中,并获得获得不可再分解的一或多个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SFQ逻辑单元库的单元门信息,对各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分别进行映射,并获得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包括:
基于SFQ逻辑单元库的单元门信息,将所述各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分别与所述SFQ逻辑单元库中的各单元门进行映射,并获得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其中,所述映射结果包括:对应所述子状态机全部映射成功的成功映射结果和/或对应所述子状态机映射失败的失败映射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对各子状态机进行重组,以获得SFQ时序逻辑电路结构包括:
获取对应成功映射结果的各状态机所映射的单元门;
将各单元门连接,获得SFQ时序逻辑电路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包括:状态转移图和/或状态转移表。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机描述采用Verilog语言。
9.一种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编译模块,用于对SFQ逻辑门状态机的状态机描述分别进行解释以及编译,并获得编译结果;
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获取模块,连接所述编译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编译结果获得对应所述SFQ逻辑门状态机的状态转移集合信息;
分解模块,连接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对所述状态转移集合信息进行分解,获得分别对应一或多个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
映射模块,连接所述分解模块,用于基于SFQ逻辑单元库的单元门信息,对各子状态机的子状态转移集合信息分别进行映射,并获得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
重组模块,连接所述映射模块,用于基于对应各子状态机的映射结果,对各子状态机进行重组,以获得SFQ时序逻辑电路结构。
10.一种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SFQ时序电路综合计算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50091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