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分坑围护桩开洞设置斜坡道的出土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8721.X | 申请日: | 2021-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6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陈赟;罗敏敏;顾伟华;陈赛墉;汪能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17/04;E02D19/18;E01C9/08;E02D1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贾玉霞 |
地址: | 31000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围护 开洞 设置 斜坡 出土 防护 结构 | ||
1.一种通过分坑围护桩开洞设置斜坡道的出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大基坑(1)和小基坑(2)之间设置第一分坑围护桩(3),且设置连通大基坑(1)和小基坑(2)的斜坡道(8);在所述的第一分坑围护桩(3)靠近所述大基坑(1)一侧设置止水帷幕(4);所述的斜坡道(8)在所述大基坑(1)一侧的坡道两边均有支护措施;所述支护措施随着斜坡道(8)与大基坑(1)地表面的高差不同而不同,两侧高差最大处采用护坡围护桩(11)支护;
在所述护坡围护桩(11)之间的斜坡道(8)上设置第二分坑围护桩(12),所述第二分坑围护桩(12)通过连系梁(5)与第一分坑围护桩(3)连成一体;
所述第二分坑围护桩(12)及斜坡道(8)所在位置的第一分坑围护桩(3)的顶部均比两侧的第一分坑围护桩(3)和护坡围护桩(11)短,短的部分与两侧第一分坑围护桩(3)和护坡围护桩(11)以及压顶梁(7)形成开洞口(10),小基坑(2)的土石方由斜坡道(8)从开洞口(10)向大基坑(2)外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过分坑围护桩开洞设置斜坡道的出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措施除了所述护坡围护桩(11)外,随着斜坡道(8)与大基坑(1)地表面的高差降低,依次采用双排拉森钢板桩(6)支护、放坡(9)+单排拉森钢板桩(6)支护,高差最小处采用放坡(9)处理;所述护坡围护桩(11)和拉森钢板桩(6)的顶部均采用压顶梁(7)连成整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坑围护桩开洞设置斜坡道的出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坡道(8)在大基坑(1)所在位置部分为土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坑围护桩开洞设置斜坡道的出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分坑围护桩(3)在小基坑(2)一侧由钢筋混凝土支撑(14)进行支撑;第一分坑围护桩(3)、第二分坑围护桩(12)与护坡围护桩(11)的交接处设置加强板带(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坑围护桩开洞设置斜坡道的出土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筋混凝土支撑(14)与第一分坑围护桩(3)之间通过围檩(13)进行衔接;钢筋混凝土支撑(14)之间设置加强板带(15);钢筋混凝土支撑(14)在竖直方向由立柱桩(16)支撑。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的出土防护结构的出土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大学;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872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实验室人员行为识别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应急传染病列车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