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极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7782.4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8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郭琦;廖梦君;黄立滨;苏明章;苗璐;杨诚;易杨;王延纬;龙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麦小婵;郝传鑫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功率 平衡 控制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一种双极功率平衡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三端直流输电系统,所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包括第一换流站、第二换流站和第三换流站,所述方法包括:
S1:获取所述三端直流输电系统的运行模式;
S2:当所述运行模式为第一运行模式时,判断是哪一个换流站需要进行双极功率平衡;其中,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所述第一换流站和所述第二换流站的工作模式为整流模式、所述第三换流站的工作模式为逆变模式;
S3:当所述第一换流站需要进行双极功率平衡时,设置Iref_A1_new=Iref_A2_new=min{Iref_A1_old,Iref_A2_old},结束;其中,Iref_A1_new为所述第一换流站的极1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后的电流参考值,Iref_A2_new为所述第一换流站的极2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后的电流参考值,Iref_A1_old为所述第一换流站的极1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前的电流参考值,Iref_A2_old为所述第一换流站的极2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前的电流参考值;
S4:当所述第二换流站需要进行双极功率平衡时,设置Iref_B1_new=Iref_B2_new=min{Iref_B1_old,Iref_B2_old},结束;其中,Iref_B1_new为所述第二换流站的极1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后的电流参考值,Iref_B2_new为所述第二换流站的极2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后的电流参考值,Iref_B1_old为所述第二换流站的极1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前的电流参考值,Iref_B2_old为所述第二换流站的极2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前的电流参考值;
S5:当所述第三换流站需要进行双极功率平衡时,判断所述第一换流站、所述第二换流站和所述第三换流站的运行方式,若所述第一换流站、所述第二换流站和所述第三换流站均为双极运行,执行步骤S51,若所述第一换流站和所述第二换流站为单极运行、所述第三换流站为双极运行,执行步骤S51,若整流模式中的其中一个换流站为单极运行、整流模式中的另一个换流站和所述第三换流站为双极运行,执行步骤S52;
S51:比较Iact_C2和Iact_C1的大小关系,当Iact_C2≥Iact_C1时,执行步骤S512,当Iact_C2<Iact_C1时,执行步骤S511;其中,Iact_C1为所述第三换流站的极1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前的实际电流,Iact_C2为所述第三换流站的极2进行双极功率平衡之前的实际电流;
S511:设置Iref_B1_new=Iref_B1_old-abs(Iact_C2-Iact_C1),比较Iref_B1_new和Imin_B1的大小关系,若Iref_B1_new≤Imin_B1,设置Iref_A1_new=Iref_A1_old-[abs(Iact_C2-Iact_C1)-(Iref_B1_old-Imin_B1)],若Iref_B1_new>Imin_B1,结束;其中,Imin_B1为所述第二换流站的极1的最小允许运行电流值;
S512:设置Iref_B2_new=Iref_B2_old-abs(Iact_C2-Iact_C1),比较Iref_B2_new和Imin_B2的大小关系,若Iref_B2_new≤Imin_B2,设置Iref_A2_new=Iref_A2_old-[abs(Iact_C2-Iact_C1)-(Iref_B2_old-Imin_B2)],若Iref_B2_new>Imin_B2,结束;其中,Imin_B2为所述第二换流站的极2的最小允许运行电流值;
S52:判断是哪一极为非三端运行,若为极1,执行步骤S521,若为极2,执行步骤S522;
S521:比较Iact_C1和Imin_C2的大小关系,若Iact_C1≤Imin_C2,执行步骤S5211,若Iact_C1>Imin_C2,执行步骤S51;其中,Imin_C2为所述第三换流站的极2的最小允许运行电流值;
S5211:设置Iref_A2_new=Imin_A2、Iref_B2_new=Imin_B2,若所述第二换流站双极运行,设置Iref_B1_new=Imin_C2,若所述第一换流站双极运行,设置Iref_A1_new=Imin_C2,结束;其中,Imin_A2为所述第一换流站的极2的最小允许运行电流值;
S522:比较Iact_C2和Imin_C1的大小关系,若Iact_C2≤Imin_C1,执行步骤S5221,若Iact_C2>Imin_C1,执行步骤S51;其中,Imin_C1为所述第三换流站的极1的最小允许运行电流值;
S5221:设置Iref_A1_new=Imin_A1、Iref_B1_new=Imin_B1,若所述第二换流站双极运行,设置Iref_B2_new=Imin_C1,若所述第一换流站双极运行,设置Iref_A2_new=Imin_C1,结束;其中,Imin_A1为所述第一换流站的极1的最小允许运行电流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未经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778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温道闸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伪随机序列周期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