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5010.7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2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俞帮和;俞洋;徐明;蒋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仁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70 | 分类号: | A61K9/70;A61K9/00;A61K9/06;A61K36/9066;A61K47/34;A61K47/02;A61K47/22;A61K47/38;A61P15/1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1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乳腺 增生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背衬层、膏体层及保护层;膏体层的原料包括中药提取物及水凝胶基质;水凝胶基质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35~45份,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材料25~30份,葡萄糖酸内酯8~12份,保湿剂30~40份,透皮促进剂8~10份;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材料包括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聚多巴胺修饰的远红外陶瓷粉。本发明采用经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材料改性的水凝胶作为基质,将中药组分制成巴布剂贴膏,减小了贴膏对人体的刺激性,制得的贴膏具有良好的释药性,且黏性适宜、不易在皮肤上残留,且具有远红外理疗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贴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指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乳腺增生症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目前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西医疗法有口服激素类药物或通过手术治疗,口服激素类药物虽然能够减轻一些症状,但很难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药物副作用大,且有可能增加其癌变。中药治疗以疏肝解郁、散结化瘀为主,无毒副作用,临床中较多的研究均为中药口服制剂的内治疗法,而口服制剂难免会存在首过效应,可能会对身体机能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
由于外用药的吸收、代谢途径均与口服药完全不同,它是通过皮肤的渗透作用到达机体内部,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以及药物在胃肠道内的降解,能减少用药的个体差异,同时还避免了口服给药等引起的血药浓度峰谷现象,降低了毒副反应,因此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剂得到了广泛关注。例如,在中国专利文献上公开的“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贴膏及其制备方法”,其公开号CN105456895A,该贴膏剂由以下原料制成:独一味、没药、水蛭、益母草、刘寄奴、甘松、管南香、细柄书带蕨、小血藤、红皮、白药子、蟾蜍、大白药、穿山甲、制天南星、小黄皮、雪猪骨、节节茶、刺五加、狗蚁草、木香、砂仁、甘草、月桂氮卓酮、角鲨烷、蜂胶、薄荷醇、橄榄油、洋甘菊精油、二氰基丙烯酸异丁酯。
但传统的贴膏一般采用热熔胶作为基质,热熔胶需要高温溶解后才能加入中药成分,而在高温作用下大部分的中药有效成分都会失去活性,因此疗效有限;并且热熔胶黏性大,贴膏揭贴时容易粘贴体毛,引起患者疼痛;热熔胶贴膏敷贴时不具有透气性,揭去后又容易在皮肤有残留,且其成分对皮肤有较大的刺激性,因此敷贴后患者皮肤容易出现充血、灼热、瘙痒等过敏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乳腺增生的贴膏一般采用热熔胶作为基质,而热熔胶贴膏在加工过程中中药组分在高温下易失活,影响疗效;并且热熔胶贴膏易过敏、揭贴时易粘贴体毛,引起患者不适的问题,提供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及其制备方法,采用经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材料改性的水凝胶作为基质,将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组分制成巴布剂贴膏,避免了中药组分在贴膏制备过程中的失活,并减小了贴膏对人体的刺激性,制得的贴膏具有良好的释药性,且黏性适宜、不易在皮肤上残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的中药贴膏,包括依次贴合设置的背衬层、膏体层及保护层;所述膏体层的原料包括中药提取物及水凝胶基质;所述水凝胶基质的组分以重量份计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35~45份,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材料25~30份,葡萄糖酸内酯8~12份,保湿剂30~40份,透皮促进剂8~10份;所述聚多巴胺修饰的纳米材料包括聚多巴胺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及聚多巴胺修饰的远红外陶瓷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仁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仁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50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