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4993.2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益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9/123 | 分类号: | A23C9/123;A23C9/127;A23C7/04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段啸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杆菌 发酵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乳原料300‑400份;纯净水500‑600份;甜味剂60‑80份;食品添加剂5.7‑11.3份;长双岐乳杆菌0.001‑0.05份;干酪乳杆菌种0.001‑0.05份;保加利亚乳酸菌种0.001‑0.05份;嗜热链球菌0.001‑0.05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10、原料乳处理;S120、辅料处理;S130、发酵;S140、调配;S150、均质,在50℃‑53℃下对步骤S140中得到的初调乳饮进行均质处理,得到发酵乳饮成品。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双重消毒,提高发酵乳饮在生产过程中的卫生性,从而提高成品发酵乳饮的安全性;通过混合发酵,可提高双歧杆菌在牛乳中生长和繁殖的效率,从而保证双歧杆菌的肠道保护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发酵乳饮是以发酵乳为基础而制作成的乳制品饮料,其主要成分发酵乳,是乳和乳制品在特征菌的作用下发酵而成的酸性凝乳状制品,该类产品在保质期内的特征菌必须大量存在,能继续存活且具有活性。因此发酵乳是指在乳中添加乳酸菌(多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经乳酸发酵制成的凝乳状产品。成品中必须含有大量与之相应的活性微生物。在常规发酵中,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虽然具有较好的发酵效果,但是上述两种乳酸菌在消化道环境的耐受能力有限,因此所能起到的有益效果也比较有限。而双歧杆菌也同样具有调节肠道功能的效果,且对消化道环境的耐受力更好,可延长肠道环境的调节时间。但是双歧杆菌不易在牛奶中生长,因此多只能在发酵后添加菌粉,导致发酵乳中的双歧杆菌成活率不高,不能起到预期的肠道调节效果。基于此,申请人提出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和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双歧杆菌成活率和繁殖率,且提高发酵乳饮安全性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
乳原料300-400份;
纯净水500-600份;
甜味剂60-80份;
食品添加剂5.7-11.3份;
长双岐乳杆菌0.001-0.05份;
干酪乳杆菌种0.001-0.05份;
保加利亚乳酸菌种0.001-0.05份;
嗜热链球菌0.001-0.05份。
作为优选,所述食品添加剂包括一水柠檬酸1.0-3.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1-5.5份;柠檬酸钠0.5-1.5份;环已基氨基磺酸钠0.1-0.5份;食用香精0.3-0.6份。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份数的原料:乳原料350份;纯净水550份;甜味剂70份;一水柠檬酸1.6份;羧甲基纤维素钠4.8份;柠檬酸钠1份;环已基氨基磺酸钠0.3份;食用香精0.4份;长双岐乳杆菌0.05份;干酪乳杆菌种0.03份;保加利亚乳酸菌种0.04份;嗜热链球菌0.04份。
作为优选,所述纯净水的电导率,在(25℃±1℃)/(μS/cm)条件下小于10。
一种双歧杆菌发酵乳饮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原料乳处理,取净乳后进行第一次灭菌,得到原料乳;
S120、辅料处理,取益生菌原料,均匀混合后作为发酵剂;同时取食品添加剂与水混合均匀,得到食品添加剂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益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益生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49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