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3801.6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52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张凡;曾露颖;乔静;陈邵宏;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5/079 | 分类号: | C12N5/079 |
代理公司: | 上海巅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09 | 代理人: | 蒋舫玮;张琤 |
地址: | 102206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诱导 干细胞 化为 视网膜 色素 上皮细胞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多能干细胞经细胞培养出现细胞状态衰退前,将所述多能干细胞置于第一培养基中培养,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包含DMEM培养基、血清、β‑巯基乙醇、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L‑谷氨酰胺。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分化为RPE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的方法。
背景技术
视网膜变性疾病是全球首要的致盲原因。在该疾病中,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 pigmented epithelium,RPE)的损伤和功能异常导致光感受器细胞(photoreceptor)变性,最终影响病人视力直至失明。由于RPE和光感受器细胞的不可再生,至今在临床上缺乏对这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措施。
由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和分化为各种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从突变患者身上获得体细胞进行重编程为iPS细胞后诱导成RPE细胞,一方面可以作为疾病模型进行药物筛选,另一方面通过基因编辑后的RPE细胞恢复功能后可作为理想的移植细胞的来源。已有报道证实干细胞来源的RPE应用于人类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临床研究的可行性与安全性,尽管病人术后视力与正常生活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多种方法被报道可以控制干细胞向RPE细胞分化,但是这些方法仍存在若干缺点如耗时长,方法繁琐,批次间差异大和细胞得率低等缺陷。
因此,需要一种高效诱导干细胞向RPE细胞分化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方法。利用本申请所述的方法可以得到成熟的RPE细胞。此外,本申请所述的方法至少具有选自下组的有益效果:分化效率高,分化周期短,可重复性强,无需外源成分,可用于临床。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诱导干细胞分化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干细胞经细胞培养出现细胞状态衰退前,将所述干细胞置于第一培养基中培养,其中所述第一培养基包含DMEM培养基、血清、β-巯基乙醇、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L-谷氨酰胺。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培养基包含DMEM培养基、血清、β-巯基乙醇、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GlutaMAXTM。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DMEM培养基包含KnockOutTMDMEM和/或DMEM/F-12。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血清包含临床级血清替代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血清包含KnockOutTM血清替代物。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NEAA包含L-丙氨酸、L-谷氨酸、L-天(门)冬酰胺、L-天(门)冬氨酸、L-脯氨酸、L-丝氨酸和/或甘氨酸。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所述血清的浓度为约10%(v/v)-约30%(v/v)。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所述β-巯基乙醇的浓度为约0.1%(v/v)-约1%(v/v)。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所述NEAA的浓度为约0.5%(v/v)-约2%(v/v)。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所述L-谷氨酰胺的浓度为约0.5%(v/v)-约2%(v/v)。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培养基中,所述GlutaMAXTM的浓度为约0.5%(v/v)-约2%(v/v)。
在某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培养基还包含激活素A(Activin 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80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巨量转移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流基准电路和电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