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3279.1 | 申请日: | 2021-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2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喻能红;黄大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郭楚媛 |
地址: | 564100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碎茶 制作 工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包括:主体机构、烘干机构、翻动机构以及支撑组件,烘干机构与翻动机构均安装在主体机构上,主体机构包括底板和烘干箱,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盛料板,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下运动烘干机构用于对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快速的烘干;本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通过在萎凋期间对茶叶进行浪菁,使得茶叶内的酶随同茶汁一起析出,加速茶黄素的、茶红素的形成,在保证茶叶良好口感的同时,有效缩短了发酵的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通过热风机、多个喷气头配合过滤组件,一方面烘干箱内的温度均匀分布,提高烘干效率,其二避免烘干期间外界空气中的灰尘进入烘干箱内对茶叶造成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碎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
背景技术
红碎茶是一种碎片或颗粒茶叶,是国际茶叶市场的大宗产品,占全球茶叶总出口量的80%左右,有百余年的产制历史,成品红碎茶外形碎片或颗粒,汤色鲜红,香气鲜浓,滋味醇厚,富有收敛性。
目前红碎茶生产时,发酵的时间长,而且在后期烘干时,一种是将茶叶时静置在烘干设备内部,导致烘干效率较低,而且使得茶叶烘干的程度不同,大大影响了茶叶的品质,还有是采用搅拌烘干的方式,虽然加快的烘干效率,但是搅拌期间会将颗粒状的茶叶打碎,影响成品率,同时烘干时,没有对烘干的热风进行过滤处理,导致外界的灰尘随着空气进入烘干设备内部,对茶叶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及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碎茶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将采摘回来的茶叶进行清洗、去杂处理;
S2、萎凋,将清理干净的茶叶平铺在温度为18~20℃的室内进行萎凋5~10小时,铺平厚度为2cm~5cm,当叶面开始变得柔软,不易折断时,进行手工浪菁,浪菁完成后,将浪菁好的茶叶再次铺平静置1~2小时,当茶叶边缘开始出现红褐色时,萎凋步骤结束;
S3、揉切,将萎凋好的茶叶放进转子机内进行揉切,揉切两次,每次揉切12s~18s;
S4、发酵,将揉切好的茶叶条置于发酵房内进行发酵,发酵时间为2~5小时,期间每隔40分钟翻一次,发酵温度控制在25~32℃,茶叶的摊叶厚度在8cm~15cm;
S4、烘干,将发酵好的茶叶置于红碎茶制作设备内进行烘干,烘干温度控制在110~120℃,风速控制在3m/s~6m/s,烘干完成后即可得到红碎茶毛茶。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红碎茶制作设备,包括主体机构、烘干机构、翻动机构以及支撑组件,所述烘干机构与所述翻动机构均安装在所述主体机构上;
所述主体机构包括底板和烘干箱,所述烘干箱的顶部开设有散气口,所述烘干箱的一侧为开口设置,所述烘干箱为开口设置的一侧安装有门板,所述支撑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烘干箱的内部,所述支撑组件上安装有盛料板,所述烘干箱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所述翻动机构用于驱动支撑组件上下运动,进而实现茶叶烘干期间翻动茶叶的功能;
所述烘干机构用于对发酵好的茶叶进行快速的烘干。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烘干机构,可以对茶叶进行快速烘干操作,通过翻动机构配合支撑组件,实现了在烘干茶叶的过程中对茶叶进行翻动的操作,保证茶叶在烘干时受热均匀,一方面提高烘干效率,其二通过上下翻动,既实现了翻动茶叶的效果,而且不会造成茶叶破损,提高成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遵义七味茗香茶业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32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