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液灌流用吸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91975.9 | 申请日: | 2021-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2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1 |
| 发明(设计)人: | 冯志军;潘群艳;马东泽;孙冰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蓝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0/24 | 分类号: | B01J20/24;B01J20/28;B01J20/30;A61M1/14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高博 |
| 地址: | 71006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液 灌流 吸附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悬浮聚合的方式,将纯水、分散剂和水相阻聚剂混合,溶解配成水相,纯水:分散剂:水相阻聚剂的质量比为100:(0.5~1.5):(0.0005~0.0015);
S2、将单体、引发剂和致孔剂混合后搅拌至完全溶解,配成油相,单体:引发剂:致孔剂的质量比为100:(0.5~1.5):(100~250),单体包括二乙烯苯,以及苯乙烯、甲基苯乙烯、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丙烯腈中的一种或几种;
S3、将步骤S2配置的油相投入步骤S1配置的水相中静置5分钟,待油相和水相完全分层后进行升温处理,然后调整搅拌转速控制粒度的大小,继续进行两次升温和保温反应,用100~110℃蒸汽提取树脂,两次升温保温反应具体为:以5℃/10min的速率升温至65~75℃,保温3~6小时,再升温至80~95℃,保温10~15小时,回收致孔剂,水洗并筛分粒径0.5~1.25mm的白色不透明球状大孔吸附树脂;
S4、对步骤S3得到的树脂进行净化处理,除去致孔剂和有机溶剂,得到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分散剂为明胶或羧甲基纤维素钠,水相阻聚剂为亚甲基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引发剂包括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戊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致孔剂包括饱和烷烃、甲苯、二甲苯、四甲苯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成的混合致孔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灌流用吸附β-微球蛋白材料的比表面积为800~900m2/g,孔体积为1.0~1.4ml/g,平均孔径为4~6nm,强度仪检测强度达到7~8N,磨后圆球率≥95%,对于β-微球蛋白吸附≥88%,白蛋白吸附达到≤5%,溶血率≤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蓝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蓝深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9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