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路网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91350.2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232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红;李文婧;苏斌;郑立勇;郝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孙翠贤;孟维娜 |
地址: | 31005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路网 仿真 模型 构建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一种路网仿真模型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交通场景的电警过车数据,确定每一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其中,所述目标车辆为所述电警过车数据所记录的车辆,每一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为:该车辆在所述交通场景中连续行车所经过的路口组成的路径;
将各条连续行车路径传递给路网仿真软件,以使所述路网仿真软件在所述交通场景的静态路网仿真模型中,按照各条连续行车路径仿真运行多个仿真车辆;
获取在仿真运行多个仿真车辆时,所述静态路网仿真模型所表征的所述交通场景的交通状态信息,作为仿真状态信息;
若所述仿真状态信息与所述目标交通状态信息的差异符合模型收敛条件,得到训练完成的路网仿真模型;否则,调整所述静态路网仿真模型中的交通动力学模型参数,并继续训练所述静态路网仿真模型;
所述基于交通场景的电警过车数据,确定每一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包括:
基于交通场景中各路口的电警过车数据,确定每一目标车辆所经过的路口和经过路口时的过车时间;
针对每一目标车辆,基于该目标车辆所经过的路口和经过路口时的过车时间,确定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
所述基于该目标车辆所经过的路口和经过路口时的过车时间,确定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包括:
按照经过路口的行车时间的先后顺序,对该目标车辆所经过的路口进行排序,得到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行车路径;
基于该目标车辆经过所述预选行车路径中每一路口的过车时间,判断所述预选行车路径中是否存在相邻、且过车时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差的两个路口;
若存在,则从相邻且过车时间的差值大于预设时间差的两个路口处,对所述预选行车路径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子路径,并将每个子路径作为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否则,则将所述预选行车路径作为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
基于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确定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
所述基于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确定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包括:
判断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中各相邻的路口在所述交通场景中是否连续;
若均连续,则将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作为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否则,则基于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径确定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路径集合,并从连续路径集合包含的路径中,选取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其中,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每一路径均覆盖该目标车辆的预选连续路、且在所述交通场景中均连续;
所述从连续路径集合包含的路径中,选取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包括:
获取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每一路径的中各路口间的车流值和车辆排队长度;基于所获取的车流值和车辆排队长度,计算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每一路径属于该目标车辆实际行驶路径的概率;将概率最大的路径作为该目标车辆的连续行车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获取的车流值和车辆排队长度,计算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每一路径属于该目标车辆实际行驶路径的概率,包括: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每一路径为该目标车辆实际行驶路径的概率:
其中,为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第个路径为该目标车辆实际行驶路径的概率,为第个路径包含的路段数量,为所述连续路径集合包含的路径的数量,分别表示第个路径包含的1-段路段中每一路段的车流值,分别表示第个路径包含的1-段路段中每一路段的车辆排队长度,表示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第1个路径包含的各路段的车流值之和,表示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第个路径包含的各路段的车流值之和,表示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第1个路径包含的各路段的车辆排队长度之和,表示所述连续路径集合中第个路径包含的各路段的车辆排队长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各条连续行车路径传递给路网仿真软件,以使所述路网仿真软件在所述交通场景的静态路网仿真模型中,按照各条连续行车路径仿真运行多个仿真车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待仿真的交通场景的地图数据;
基于所述地图数据,提取所述交通场景的交通供给信息;
基于所述交通供给信息构建所述交通场景的静态路网仿真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13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