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包及动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90902.8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93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许晓丰;李建昌;杨振宇;李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25;H01M10/655;H01M10/6554;H01M10/65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林婧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动力装置 | ||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换热板(1),所述电池换热板(1)上形成有冷却液入口(11)和冷却液出口(12),且所述电池换热板(1)内形成有供冷却液流过的冷却液流道,所述冷却液入口(11)和所述冷却液出口(12)均与所述冷却液流道连通;
电池组(2),所述电池组(2)为多个,每个所述电池组(2)包括多个单体电池(21);
导热层(3),所述导热层(3)为多个,多个所述导热层(3)与多个所述电池组(2)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电池组(2)通过与其对应的所述导热层(3)安装在所述电池换热板(1)上,多个所述导热层(3)沿所述电池换热板(1)的宽度方向排布,所述冷却液入口(11)和所述冷却液出口(12)分别位于多个所述导热层(3)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两侧,至少两个所述导热层(3)的热阻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板(1)上形成有多个凹槽(13),多个所述凹槽(13)与多个所述导热层(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导热层(3)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凹槽(13)内,至少两个所述凹槽(13)的深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减小,与至少两个所述凹槽(13)对应的导热层(3)的厚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减小,各导热层(3)靠近所述电池组(2)的表面相互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凹槽(13)的深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减小,各导热层(3)的厚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换热板(1)上形成有多个凹槽(13),多个所述凹槽(13)与多个所述导热层(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所述导热层(3)位于与其对应的所述凹槽(13)内,至少两个所述凹槽(13)的宽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与至少两个所述凹槽(13)对应的所述导热层(3)的宽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各凹槽(13)的宽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各导热层(3)的宽度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导热层(3)由传热系数不同的材料制成,且至少两个所述导热层(3)的传热系数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热层(3)均由导热系数不同的材料制成,且各导热层(3)的传热系数从所述冷却液入口(11)到所述冷却液出口(12)的方向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3)为粘附于所述电池组(2)与所述电池换热板(1)之间的导热胶。
9.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9090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植保无人机智能充电装置
- 下一篇:页面元素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