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9733.6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1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潘树文;刘艳;李艳君;王雪洁;陈琢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大城市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M11/04 | 分类号: | F16M11/04;F16M11/08;F16M11/18;F16M13/00;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31 | 代理人: | 林杨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机器人 传感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其结构包括圆环杆、升降结构、支撑平台、抽风机、筒体、传感结构,升降结构与支撑平台相连接,支撑平台上连接有筒体,筒体顶部与抽风机相连接,筒体内安装有传感结构,筒体两侧分别与圆环杆相连接,升降结构包括电机、升降块、丝杠、导轨,导轨内安装有丝杠,丝杠顶部与电机相连接,升降块与丝杠活动连接,升降块与支撑平台相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发明的设计能够使传感器在进行升降的时候并对四周的空气进行依次检测,从而使检测更加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是变电站电能传送和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电缆主要在电缆沟中敷设,电缆沟上要铺上盖板以进行电缆保护。电缆沟通常位于地下,空间狭窄封闭,给人工巡检带来极大的不便。现有的巡检机器人,携带传感器进行自动巡检,传感器安装于机器人本体内部或者外置于机器人外壳。
目前的挂载平台能够进行升降,使传感器能够对高低位置进行检测,但传感器在升降中无法对机器人周围的空气进行检测,只能检测固定一侧的方向,因为需要设计一种能够对4个方向进行的检测的挂载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可升降的机器人传感器挂载装置,其结构包括圆环杆、升降结构、支撑平台、抽风机、筒体、传感结构,所述升降结构与支撑平台相连接,所述支撑平台上连接有筒体,所述筒体顶部与抽风机相连接,所述筒体内安装有传感结构,所述筒体两侧分别与圆环杆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升降结构包括电机、升降块、丝杠、导轨,所述导轨内安装有丝杠,所述丝杠顶部与电机相连接,所述升降块与丝杠活动连接,所述升降块与支撑平台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圆环杆的四个方位分别设有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所述圆环杆内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分别通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与筒体连通。
作为优化,所述传感结构包括主体、轨道、安装轴、伸缩杆、滑块、探头,所述主体底部与安装轴顶部相连接,所述安装轴底部安装在筒体中间,所述安装轴侧面与伸缩杆相连接,所述伸缩杆的移动端与滑块相连接,所述滑块顶部设有探头,所述探头与主体通过电连接,所述滑块与轨道滑动连接,所述轨道连接在筒体内底部。
作为优化,还包括有传动结构,所述传动结构包括间歇齿轮、齿轮柱、齿轮,所述间歇齿轮设在齿轮上方,所述间歇齿轮与齿轮侧面分别与齿轮柱相啮合。
作为优化,所述抽风机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伸到筒体内顶部并与间歇齿轮相连接。
作为优化,所述齿轮连接在主体顶部。
作为优化,所述抽风机的进风口与筒体顶部相连。
作为优化,所述第一进气口、第二进气口、第三进气口、第四进气口均为喇叭状。
作为优化,所述轨道为波浪状,并分别伸入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第四通道尾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大城市学院,未经浙大城市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97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