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及车辆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8964.5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水;张乐;杜刘堃;杨庆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尹君君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悬挂 安装 装置 车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及车辆,包括:横梁、托架、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设置在横梁上,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相对的侧面设有朝上的斜面,第一缓冲块设置在第一安装块的斜面上,第二缓冲块设置在第二安装块的斜面上,托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连接,发动机连接在托架上。通过第一缓冲块和第二缓冲块可以承受发动机的重力和吸收发动机的高频振动,从而降低了整车的振动,其中通过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上的斜面,可以在上下和前后方向起到减振作用,提高了发动机的平稳性,降低了振动,有效减少发动机传递动力时对后桥、倒档器的冲击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还涉及一种包括上述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中置发动机的安装方式通常包括两种,一种方式是在车架底部焊接两根用于支撑发动机的横梁,然后通过减震件将发动机安装在横梁上,该设置方式在车辆运行时,发动机对整车的冲击力较大;另一种方式是把发动机安装在托架上,托架通过减震件固定在车架上,该设置方式只能起到上下减震的功能,当车辆运行时,由于发动机的高频振动以及车速的变化,发动机仍然对整车产生较强的冲击力,从而降低整车的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发动机对车辆的冲击,从而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包括:横梁、托架、第一缓冲块、第二缓冲块、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设置在所述横梁上,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上相对的侧面设有朝上的斜面,所述第一缓冲块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块的斜面上,所述第二缓冲块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块的斜面上,所述托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缓冲块和所述第二缓冲块连接,所述托架用于承载发动机。
优选地,所述托架的一端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一弯折段,另一端设有向上倾斜的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下部与所述第一缓冲块的上部连接,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下部与所述第二缓冲块的上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缓冲块和所述第二缓冲块的底部分别设有底板,所述第一缓冲块和所述第二缓冲块分别罩设有n型板。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所述第一弯折段上设有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二弯折段上设有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缓冲块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一腰形孔,所述第二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缓冲块连接,另一端穿出所述第二腰形孔,所述第一螺杆和所述第二螺杆的另一端用于与发动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托架的侧边向上翻折。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为倒V型片,所述倒V型片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倒V型片的下端的一侧设有L型缺口,所述L型缺口的两侧边焊接在所述横梁的上部和其中一侧面。
优选地,所述倒V型片的下端设有卡合在所述横梁上的n型槽,所述倒V型片通过所述n型槽焊接在所述横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分别朝向所述横梁的同一侧延伸,所述托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块和所述第二安装块的延伸端上。
一种车辆,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中置发动机后悬挂安装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9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