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8363.4 | 申请日: | 2021-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1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赵科研;杨淑艳;郭文平;吴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73 | 分类号: | A61K8/73;A61K8/9789;A61K8/9794;A61K8/368;A61K8/362;A61K8/49;A61K8/02;A61Q19/00;A61P17/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朱晓林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 祛痘微针贴片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如下成分:60%-80%的透明质酸或其盐、5%-25%的坚膜材料,1%-10%的甘油,10%-25%的功效成份,所述功效成分包括积雪草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包裹水杨酸、季铵盐-73和壬二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坚膜材料为水解胶原、聚乙烯吡咯烷酮或聚乙烯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积雪草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包裹水杨酸、季铵盐-73和壬二酸的重量百分比为(10-20):(10-20):(2-6):(0.01-0.1):(0.5-2)。
4.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微针贴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坚膜材料和甘油加入水中并升温,加入透明质酸或其盐,充分溶解搅拌均匀,降至室温加入功效成份,搅拌均匀,通入臭氧杀菌充分后,获得可溶无创玻尿酸微针贴片原液,所述功效成分包括积雪草提取物、芦荟提取物、包裹水杨酸、季铵盐-73和壬二酸;
S2,向硅胶模具内注入步骤S1中的可溶无创玻尿酸微针贴片原液,在室温下风淋干燥;
S3,干燥完全后,剥离模具,获得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将坚膜材料和甘油加入水中并升温至40-8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透明质酸或其盐、所述坚膜材料、所述甘油、所述积雪草提取物、所述芦荟提取物、所述包裹水杨酸、所述季铵盐-73、所述壬二酸的总量占所述可溶无创玻尿酸微针贴片原液总质量的2%-30%。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S4:对所述可溶无创的祛痘微针贴片在符合化妆品生产要求的洁净环境下进行裁切至符合要求的尺寸,并进行包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元旭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3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