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488204.4 申请日: 2021-05-06
公开(公告)号: CN113101321A 公开(公告)日: 2021-07-13
发明(设计)人: 王继东;李亚平 申请(专利权)人: 泽实润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756 分类号: A61K36/756;A61K9/06;A61K47/06;A61K47/18;A61K47/36;A61K47/44;A61P17/02;A61P17/04;A61P37/04;A61P39/02;A61K33/06
代理公司: 北京精翰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921 代理人: 王东伟
地址: 100022 北京市朝阳区***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蚊虫 叮咬 外用 解毒 及其 制作 工艺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超微甘草粉1‑6份、超微明矾粉1‑6份、植物油2‑8份、甘油0.5‑3份、黄原胶0.5‑3份、精氨酸0.5‑3份、凡士林0.5‑3份、水1‑6份。本发明根据中药相须相使的原则,通过科学配伍,甘草与明矾配伍,黄柏与苦参配伍,增强了药物的止痒、消肿解毒作用。本产品组方科学配伍,药物的有效成份均是纯地道中药材,配少量符合国家规定的化妆品基质用品。如此,此产品既有较强的止痒、消炎解毒功效,又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刺激,适合广大人群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草药领域,具体是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随全球气候变暖,被蚊虫等昆虫叮咬者越来越多,如北京这些年毒蚊子越来越多。被蚊虫叮咬以后,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时会局部发生红斑、红肿甚至水疱,最大的问题是会瘙痒。因毒素作用,除引起瘙痒外,很可能诱发其他疾病,蚊虫叮咬后引起的红肿痒,虽然不会对生命造成多大的影响,但人们还是需要寻找能及时止痒的产品,所以市场上预防或治疗蚊虫叮咬的产品也非常之多。

目前市场上有七类药物可用于蚊虫叮咬后的止痒。(1)、清凉油:被叮咬的地方可以用清凉油涂抹,有消肿和解痒作用。注意眼睛和鼻子附近不用,防止刺激。(2)、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洗剂是一种儿童外用药,主要治疗儿童湿疹,对因蚊虫叮咬引起的强烈过敏或化脓,也可以起到消炎清理创面的作用。(3)、氯霉素眼药水:被蚊虫叮咬后,立即涂搽1至2滴氯霉素眼药水,即可止痛止痒。(4)、金霉素眼膏:被叮咬的地方接近眼睛部位的,可以用金霉素药膏涂抹,可以防止感染。(5)、止痒消炎水:是一种纯中药温和配方不含激素类产品,起到杀菌、止痒、护肤的作用。(6)、六神丸:取六神丸10-60粒,研末后用米醋或温开水调成糊状,涂于蚊虫叮咬处。(7)、有一些中药像重楼解毒酊、复方樟脑软膏、无极膏,或市面出售的驱蚊、驱虫止痒药膏。

但以下四类产品要忌用:1、含激素类产品:如无极膏、地塞米松软膏。15岁以下儿童用这类产品需十分谨慎,激素可抑制小儿的生长和发育。

2、含酒精类产品:如酒精、花露水,用前需做简单的试敏试验,不宜直接涂抹于儿童皮肤表面。对儿童肌肤有一定的影响。

3、含色素的外用药水:一些药物还会使皮肤产生色素沉着,尤其是含有激素类药的软膏以及一些带色素的外用药水,如碘酊、紫药水、红药水类消毒杀菌药品,不能用于脸部。

4、绿药膏:绿药膏就是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是一种绿色透明的水性凝胶,内含抗生素和局部麻醉剂利多卡因,一个月以内婴儿禁用。

以上产品均是以消炎止痒为目的,但并没有兼顾如何解除毒素的作用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有毒蚊虫叮咬后的解毒功能。

常见的含有激素类药物的药膏都可以止痒。另外有一些中药像重楼解毒酊效果也不错。还有一些像复方樟脑软膏、无极膏,或市面上买的驱蚊、驱虫止痒膏都可以用。有时用花露水这一类药膏也有一定的作用,但花露水里边有可能含有色素、香精以及酒精,如果有人对这类成分过敏,有可能会加重虫咬以后的过敏反应。所有的此类产品均是以消炎止痒为目的,但并没有兼顾如何解除毒素的作用,特别有毒蚊虫叮咬后的解毒功能。所以,市场需要一款具有强效解毒作用又安全可靠的外用药膏。根据这一市场需求,我们研发了这款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及其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蚊虫叮咬后的外用解毒乳膏,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超微甘草粉1-6份、超微明矾粉1-6份、植物油2-8份、甘油0.5-3份、黄原胶0.5-3份、精氨酸0.5-3份、凡士林0.5-3份、水1-6份。

还包括超微黄柏粉1-3份。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泽实润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泽实润康(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82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