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的计量校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5363.9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5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宋会涛;张晓振;豆林伟;赵会朋;张晓武;李满涛;杜云路;付冉;孙明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5/00 | 分类号: | G01R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曹寒梅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芯充 放电 测试 设备 计量 校准 装置 | ||
1.一种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的计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式选择电路,用于选择计量校准模式,所述计量校准模式包括放电电流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放电电压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充电电流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和充电电压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
第一通路、第二通路、第三通路和第四通路;
电源模块,该电源模块满足所述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计量校准所需的电流电压放电能力要求;
控制电路,用于在所述放电电流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被选择时,控制所述第一通路接通以由所述电源模块放电来执行所述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的放电电流全量程计量校准,在所述放电电压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被选择时,控制所述第二通路接通以由所述电源模块放电来执行所述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的放电电压全量程计量校准,在所述充电电流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被选择时,控制所述第三通路接通以执行所述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的充电电流全量程计量校准,在所述充电电压全量程计量校准模式被选择时,控制所述第四通路接通以执行所述电芯充放电测试设备的充电电压全量程计量校准;
其中,所述第一通路包括接触器KM1、第一主继电器(1)、第一中间继电器KA1、分流器(4)和第一电压测量仪(5),其中:
所述接触器KM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另一端连接火线和零线;
所述第一主继电器(1)和所述分流器(4)串联形成的串联通路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所述计量校准装置的正极接口端子;
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KA1和所述第一电压测量仪(5)串联后再与所述分流器(4)并联;
所述电源模块的负极连接到所述计量校准装置的负极接口端子;
其中,所述第二通路包括放电电阻R放、第二电压测量仪(6)、所述接触器KM1、第二中间继电器KA2和第三中间继电器KA3,其中:
所述放电电阻R放和所述第二中间继电器KA2串联形成的串联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的正极、另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接口端子;
所述第二电压测量仪(6)和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KA3串联形成的串联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接口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接口端子;
其中,所述第三通路包括第三主继电器(3)、所述分流器(4)、所述第一中间继电器KA1和所述第一电压测量仪(5),其中:
所述第三主继电器(3)和所述分流器(4)串联形成的串联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接口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接口端子;
其中,所述第四通路包括所述第二电压测量仪(6)、充电电阻R充、第二主继电器(2)、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KA3和第四中间继电器KA4,其中:
所述充电电阻R充和所述第四中间继电器KA4串联形成的串联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接口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接口端子;
所述第二电压测量仪(6)和所述第三中间继电器KA3串联形成的串联通路的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接口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接口端子;
所述第二主继电器(2)一端连接所述正极接口端子、另一端连接所述负极接口端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计量校准装置还包括报警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还用于在至少两种所述计量校准模式被同时选择时,控制所述报警电路进行报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为单片机或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压测量仪(5)和所述第二电压测量仪(6)为高精度毫伏表、高精度万用表、高精度内阻仪中的一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选择电路为模式选择按钮或模式选择旋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量校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有放电电流或充电电流流过的通路中,由导流铜排传输所述放电电流或所述充电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36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