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轨式导向移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85070.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35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瑞祥;赵旭;曾垂刚;杨君华;李凤远;张兵;韩伟锋;王振飞;夏川;王凯;秦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9/00 | 分类号: | B66F19/00;E21D11/40;F16C29/00;F16C29/04;F16C29/10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边延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轮轨式 导向 移动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轮轨式导向移动装置,涉及隧道工程和盾构装备制造技术领域,包括主机架、副机架、导向轮组件、支撑机构、油缸、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副机架上,所述导向轮组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且分布在所述副机架四角;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手柄可以操作螺杆上下移动,正常工作时,螺杆与导轨为非接触状态;当导向轮组需要拆装或维修时,通过手柄旋转螺杆使其下移与导轨接触,将副机架撑起,此时导向轮组不再承受额外载荷,便于进行拆装;轮轨式导向移动装置可用于隧道弧形件安装机等设备上,在隧道施工的复杂环境和狭小空间下实现对大型结构件的移动和定位,同时兼具维护的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工程和盾构装备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轮轨式导向移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由盾构机开挖完成并拼装管片后,需要进一步建造内部结构以满足公路或轨道交通运营需要;由于隧道内部结构现浇存在作业环境差、结构质量不佳、施工组织困难等系列问题,导致工期和成本控制难度大,发展隧道内部装配式建造是大势所趋。
弧形件是装配式隧道内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弧形件运输至隧道内安装作业面后,需将其按一定姿态与已安装好的相邻弧形件进行定位和组装,弧形件属于大型结构件,具有结构尺寸大、质量重、安装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其上部其他结构的安装。采用吊装的方式安装弧形件,不仅位姿调整困难、难以保证安装精度,而且占用吊机作业时间,影响其他物料的运输,极大的制约了隧道施工效率,为实现对弧形件的精确定位和安装,需要开发具有高承载能力和精确移动定位能力的专用安装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轮轨式导向移动装置。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轮轨式导向移动装置,包括主机架、副机架、导向轮组件、支撑机构、油缸、上导轨和下导轨,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所述支撑机构安装在所述副机架上,所述导向轮组件分为上下两部分且分布在所述副机架四角,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安装在所述主机架上,所述导向轮组件与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配合,组成轮轨行走机构;所述油缸一端连接在所述主机架上,另一端连接在所述副机架上,并与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平行布置。
优选的:所述主机架、所述副机架在所述油缸驱动下沿所述上导轨和所述下导轨方向相对移动;当所述主机架接地、所述副机架悬空时,所述副机架自重及弧形件重力通过上部所述导向轮组件和所述上导轨传递到所述主机架上;当所述副机架接地、所述主机架悬空时,所述主机架自重通过所述下导轨和下部所述导向轮组传递到所述副机架上;所述导向轮组的空间组合可以使弧形件安装机承受左右和前后方向的倾覆力矩。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件包括轴、支座、导向轮、滑动轴承和轴挡板,所述导向轮通过所述滑动轴承安装在所述轴上,所述轴通过所述轴挡板固定在所述支座上。
优选的:所述导向轮组件通过将所述支座以插装的方式装入所述副机架预留的导向安装口内,通过螺栓将所述支座和所述副机架固定,所述螺栓上套设有弹垫。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套筒、螺杆和手柄,所述套筒固定在所述副机架上,中部设置为螺孔,所述螺杆装入所述螺孔内,所述螺杆上端固定安装有所述手柄,便于对螺杆进行旋转操作。
优选的:正常工作时,所述螺杆与所述上导轨为非接触状态,不影响所述主机架和所述副机架的相对运动;当所述导向轮组件需要拆装或维修时,旋转所述螺杆使其下移与所述上导轨接触,可以将所述副机架临时支撑在所述主机架上,避免所述导向轮组件受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轮轨机构实现主机架、副机架的导向,承载能力高、移动摩擦阻力小,便于提高弧形件前后位置的定位精度;
2、通过导向轮组的组合使用,使主机架、副机架均可以移动和承载,并能承受前后、左右两个方向的倾覆力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盾构及掘进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50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型打磨涂装一体化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沙漠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