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对转轮缘推进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82094.0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6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侯立勋;林一;胡安康;常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海事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1/00 | 分类号: | B63H21/00;B63H5/08 |
代理公司: | 大连至诚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42 | 代理人: | 张海燕;涂文诗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轮 推进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转轮缘推进器,包括支架、导管、压力系统、动力系统、电动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部、第二动力部、若干定轴传动齿轮以及挡板;第一动力部中的第一缘毂的外圆周壁与导管的内壁间设有气压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气压腔内,当往复隔板运动到与第一缘毂外圆周壁相接触时,挡板和往复隔板将所述气压腔分隔成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本发明的动力系统,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使得两组轮毂的转动方向相反。通过两个气压腔之间的压力差来驱动缘毂和桨叶做旋转运动,利用转动方向相反的两组动力桨毂推动水流向后运动,以提供向前的推力。本发明推进器整体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综合性能得到了显著增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进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转轮缘推进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轴式推进方式存在效率低、排放高、振动噪声性能差等缺点,难以很好地满足绿色船舶发展的需要。为了降低船舶排放并提高推进器的综合性能,人们相继提出了导管桨、对转桨等组合推进器,然而,由于桨轴的存在以及叶稍和导管间隙的影响,导管桨相对常规轴式推进器而言性能提高有限。作为一种新型推进器,轮缘推进器通过导管内部的轮缘电机直接驱动桨叶旋转,轮缘电机存在重量大、成本高的缺点,从而降低了其综合性能。此外,现有轮缘推进器相对常规推进器而言效率提高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转轮缘推进器,解决了现有的推进器效率低,重量大,成本高、性能低的不足,具体如下:
一种对转轮缘推进器,包括:支架、导管、压力系统、动力系统、电动系统;所述导管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导管内部设置有动力系统;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第一动力部、第二动力部、若干定轴传动齿轮以及挡板;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环状的第一缘毂、若干第一桨叶;所述第二动力部包括环状的第二缘毂、若干第二桨叶;
所述第一缘毂设置在导管的内部并能够绕导管的轴线转动,所述第一缘毂的外圆周壁与导管的内壁间设有气压腔;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气压腔内,所述挡板一端沿着第一缘毂轴向与第一缘毂外圆周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导管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若干第一桨叶周向均匀的固定在所述第一缘毂的内圆周壁上;
所述导管的内圆周壁上还设置有周向分布的若干齿轮槽;所述定轴传动齿轮设置于所述齿轮槽内部,并且所述定轴传动齿轮的齿轮轴固定于所述齿轮槽侧壁上且与导管的轴线互相平行;所述定轴传动齿轮与设置在所述第一缘毂上的第一缘毂齿轮啮合传动;
所述第二缘毂设置在导管的内部并能绕导管的轴线转动,所述导管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缘毂转动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在其两侧壁上沿导管轴向方向设置有环形第二轨道槽,所述第二缘毂的外圆周壁沿着所述导管的轴向方向向两端分别设置有环形凸起,所述凸起能够插入到所述第二轨道槽中,以实现所述第二缘毂与所述导管的转动;
所述环形凸起的内圆周壁上设置第二缘毂齿轮形成内齿轮,以实现所述第二缘毂齿轮与所述定轴传动齿轮的啮合传动,所述第二缘毂齿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缘毂的轴线重合;
所述第二桨叶周向均匀的固定在所述第二缘毂的内圆周壁上;
所述电动系统用于将所述气压腔分隔成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
所述压力系统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电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往复隔板;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内部并与所述往复隔板连接,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所述往复隔板往复运动以实现所述往复隔板与第一缘毂的外圆周壁的接触和分离;当往复隔板与第一缘毂的外圆周壁接触时,所述往复隔板和挡板将所述气压腔分隔成第一气压腔和第二气压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海事大学,未经大连海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820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