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能源客车的顶盖总成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215.4 | 申请日: | 2021-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8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吴长风;苏亮;王文甲;卢琳兆;叶松奎;罗斌;李普尉;卢健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5/06 | 分类号: | B62D25/06;B60K1/04;B62D29/04;B60H1/3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客车 顶盖 总成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客车的顶盖总成,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包括顶盖底板、通风隔板及顶盖外罩,所述顶盖底板、所述通风隔板及所述顶盖外罩均为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通风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盖底板和顶盖外罩上所设置的天窗止口相对应,所述顶盖外罩可装拆地覆盖在顶盖底板上,所述顶盖底板上一体成型地集成有空调底座、电芯托盘及天窗止口,所述电芯托盘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电芯组件。本发明通过将空调底座、电芯托盘以及天窗止口等结构集成到顶盖底板上,简化了拼装步骤,大幅度减少了零部件数目并实现了相关部件安装结构与顶盖底板一体化设计和成型,使得顶盖底板的承载能力和空间结构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地实现了轻量化和集约式设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讲是一种新能源客车的顶盖总成。
背景技术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其中,新能源客车占据了绝对主导地位,新能源客车因为采用动力电池组及电机驱动,具有“低污染”、低噪音、能量转换效率高、结构简单、使用维修方便等优点,已经成为了城市公交发展的主要方向。
但是因现有的新能源客车动力电池组的电芯容量不高,要提高续驶里程势必要增加电池的数量,所以新能源客车越来越多采用在车身顶部布置动力电池;同时新能源客车的续航里程,整车重量,部件组装也越来越受到客车生产厂家的重视,传统客车顶盖主要采用矩形钢管焊接而成,空调和电池组件分别通过空调底座及电池支架与顶盖骨架连接。这种布置方式拼接工作量大,客车顶盖的质量较重,同时也影响整体的美观性,且空间利用率和集成效果较差,有鉴于此,我们提供了克服上述问题的一种新能源客车的顶盖总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客车的顶盖总成,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客车顶盖结构复杂,质量较重,拼装不便,空间的利用率和集成效果差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客车的顶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顶盖底板、通风隔板及顶盖外罩,所述顶盖底板、所述通风隔板及所述顶盖外罩均为复合材料一体成型,所述通风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顶盖底板和顶盖外罩上所设置的天窗止口相对应,所述顶盖外罩可装拆地覆盖在顶盖底板上,所述顶盖底板上一体成型地集成有空调底座、电芯托盘及天窗止口,所述电芯托盘上安装有可拆卸的电芯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底板上包括多个横向隔板与多个纵向隔板设置而成的间隔区,所述顶盖底板上的空调底座、电芯托盘及天窗止口布置在所述间隔区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顶盖底板上设置有位于顶盖底板左侧的纵向隔板与右侧的纵向隔板,所述左侧的纵向隔板与右侧的纵向隔板之间垂直连接有多个平行间隔布置的前部横向隔板、中部横向隔板、后部横向隔板及下止口隔板;所述前部横向隔板、所述中部横向隔板及所述后部横向隔板之间构成空调底座;所述后部横向隔板与所述下止口隔板之间构成电芯托盘;所述下止口隔板平行方向的右侧为天窗止口。
更进一步地,所述前部横向隔板与所述中部横向隔板之间形成压缩机电器件腔;所述中部横向隔板与所述后部横向隔板之间还设有两条中段纵向隔板,所述顶盖底板上左侧的纵向隔板与其相邻的中段纵向隔板之间形成左侧蒸发风机和蒸发器芯体腔;所述两条中段纵向隔板之间形成冷凝风机和冷凝器芯体腔;所述顶盖底板上右侧的纵向隔板与其相邻的中段纵向隔板之间形成右侧蒸发风机和蒸发器芯体腔;所述压缩机电器件腔、所述左侧蒸发风机和蒸发器芯体腔、所述冷凝风机和冷凝器芯体腔及所述右侧蒸发风机和蒸发器芯体腔均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空调零部件的预埋安装固定结构。
更近一步地,所述电芯托盘的底部设有多条横向加强筋和多条纵向加强筋,所述横向加强筋与所述纵向加强筋之间相交构成若干个电芯腔体,所述电芯腔体内设有若干与其相适配的电芯组件;所述电芯托盘底部左侧纵向加强筋与右侧纵向加强筋分别向所述顶盖外侧延伸设有多个短加强筋,所述短加强筋分别与所述顶盖底板上左侧的纵向隔板和右侧的纵向隔板相连接,所述电芯托盘上设有多个用于固定电芯管线、控制器的预埋安装固定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能源客车的车身顶盖
- 下一篇:一种抗氧化的黑枸杞组合物及其制作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