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8192.7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5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赵晨;夏韦艺;蒋晨;李潮;楚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晨 |
主分类号: | A61K9/52 | 分类号: | A61K9/52;A61K31/436;A61K47/46;A61K47/34;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00030 上海市徐汇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巨噬细胞 包被 脉络 新生 血管 靶向 纳米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包载雷帕霉素制备得到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并作为内核,巨噬细胞膜作为衣壳包覆于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表面;其中,雷帕霉素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9-20,巨噬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雷帕霉素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9-10,巨噬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质量比为1∶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分子量为50-100kD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巨噬细胞膜是将巨噬细胞经离心、液氮反复冻融、破碎后得到的细胞裂解液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得到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巨噬细胞是由SD大鼠或C57小鼠通过预先给予巯基乙酸盐肉汤刺激腹腔后获得,或直接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系Raw264.7细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备得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沉淀法步骤如下:在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二甲亚砜溶液中加入雷帕霉素,混匀至完全溶解,离心,集液;得到的雷帕霉素-PLGA-DMSO溶液在快速搅拌的条件下自高处缓慢滴加至注射溶媒,使用注射溶媒透析24h,得到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
8.一种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巨噬细胞经离心、液氮反复冻融、破碎后得到的细胞裂解液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得到巨噬细胞膜;
(2)将步骤(1)中得到的巨噬细胞膜使用高压纳米挤出机反复推挤得到巨噬细胞膜囊泡;
(3)取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和雷帕霉素采用纳米沉淀法制得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
(4)将步骤(2)制备的巨噬细胞膜囊泡与步骤(3)中制备的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通过超声法整合,制成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巨噬细胞膜囊泡平均粒径为220-240nm,所述的雷帕霉素-PLGA纳米粒平均粒径为70-90nm,包被巨噬细胞膜之后最终粒径为90-110nm。
10.权利要求1所述的巨噬细胞膜包被的脉络膜新生血管靶向纳米粒在制备用于靶向脉络膜新生血管和炎症/氧化应激条件下保护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药物中的用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晨,未经赵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819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