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基因OsPM1基因及启动子提高水稻耐高温胁迫能力的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477770.5 | 申请日: | 2021-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63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葛晓春;安硕;姚玲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15/29 | 分类号: | C12N15/29;C12N15/113;C12N15/84;A01H5/00;A01H6/46 |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陆飞;陆尤 |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 基因 ospm1 启动子 提高 耐高温 胁迫 能力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稻基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稻基因
背景技术
水稻是全球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约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1/3,产量接近粮食总产量的一半。作为喜温却不耐热作物,水稻种植对环境温度的要求很高。水稻最佳生长温度在28-30度左右,超过35度,大部分水稻品种,生长和结实都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量和品质的下降。我国大面积种植的水稻品种主要分为籼稻和粳稻两类,籼稻耐热,而粳稻不耐热,相对较耐寒。因此,中国北方主要种植粳稻,而南方适宜种籼稻。粳稻相对于籼稻,饭粒更加软而粘,有弹性,适口性较好,更受老百姓的喜爱。近年来南方的粳稻种植面积在增加。国家也积极推进粳稻发展,推进南方适宜地区籼改粳。我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江苏、浙江等省份,原来大部分种植籼稻,现在都几乎已改为种植粳稻。而湖南、江西、湖北等省份,粳稻的种植也在逐年增加,由于粳稻相对籼稻耐热性差,在炎热的年份,产量下降巨大,但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夏季经常面临37度以上的高温,因此提高粳稻品种的耐热性,扩大粳稻品种在热带及亚热带的种植范围,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有研究表明,1961年以来全球最高气温升高了3-4 ℃,受此影响水稻产量下降了15-35%(Ortiz et al., 2008; Bita and Gerats, 2013)。开展耐高温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仅对于中国,对于全球水稻种植、稳定水稻产量也是至关重要的。寻找植物高温耐受性相关基因,通过基因工程育种手段将相关基因转入水稻优良品种中,改良水稻的耐高温能力,是培育水稻抗逆新品种的途径之一。本实验室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水稻
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 HSF)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它通常在长期或者短暂但重复的热胁迫下被诱导到较高水平(Schar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7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