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道牵引供变电设备用工业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76645.2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7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培;张少辉;李帆;王子铭;马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1/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李小叶 |
地址: | 45146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道 牵引 变电 备用 工业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道牵引供变电设备用工业机器人,包括底座、机械臂和横梁,机械臂的底端与底座相接,所述机械臂的顶端上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底端上安装有不小于一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滑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安装有输送组件,每组所述滑动组件的底部与夹持组件相接,并在所述夹持组件上连接有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道牵引供变电设备用工业机器人,输送组件输送的修复套落至限位组件之间,动力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和限位组件沿着滑动组件相向滑动,夹持两根电线缆并且电芯插入修复套内,限位组件上的加热密封组件用于密封修复套和电线缆的连接处,利用其修复套将两根线缆之间进行断口处的修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机器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铁道牵引供变电设备用工业机器人。
背景技术
对电力供电设备进行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是实现电力供电设备预知性维修的前提,是保证电力供电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关键,也是对传统的离线预防性试验的重大补充和拓展;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变压器作为牵引供电系统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其在线监测和诊断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
现有应用于电气化铁路的牵引变压器的在线监测,主要针对于牵引变压器内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在线监测为主,监测中通过安装在变压器油中气体在线分离装置,对变压器绝缘油中气体进行分离,并对分离出的气体组分进行在线分析,根据各气体组分的浓度和国家标准规定的值进行对比,对比值超出国标时还应和历史数据进行比较,确定气体浓度有无突然增长,以此判断变压器内部是否存在故障以及故障类型。但是,变压器故障机理是复杂多变的,单靠油色谱在线监测技术获得变压器的运行状态信息是不全面的,要提高故障诊断的准确性,需要综合分析变压器故障运行状态信息。
在自动化专业中会经常遇到要接线的状况,现有的接线装置只能起到接触作用,保护措施不齐全,容易漏电,在家庭或者其他方面的接线时,也会遇到线缆不够的情况,一般采用直接接上一截电线使用,对于较长的差异来说,接上一段导线是一种可行的办法,但是,如果差异较短时,接上之后采用绝缘胶带进行外封,时间一久很容易破损,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很不美观,现有的接线装置在接线时操作复杂,不能很好的固定住导线而且如果操作不当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接线装置只是简单的将两根线缆缠绕在一起,这种接线方式操作非常麻烦,费时费力,而且连接处不够美观,且极易松动断开,影响使用,并且采用没有采用机器人进行装配,无法智能化的提高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铁道牵引供变电设备用工业机器人,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铁道牵引供变电设备用工业机器人,包括底座、机械臂和横梁,机械臂的底端与底座相接,所述机械臂的顶端上连接有横梁,所述横梁的底端上安装有不小于一组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与滑动组件连接,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安装有输送组件,每组所述滑动组件的底部与夹持组件相接,并在所述夹持组件上连接有限位组件和动力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输送的修复套落至限位组件之间,所述动力组件驱动夹持组件和限位组件沿着滑动组件相向滑动,夹持两根电线缆并且电芯插入修复套内,所述限位组件上的加热密封组件用于密封修复套和电线缆的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轨、滑块、前挡块和后挡块,所述前挡块和后挡块对称固定在滑轨的两端上,所述滑块套在滑轨上滑动,所述滑块与支撑架的两侧通过螺栓固定;
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左夹持块、前滑轮、后滑轮和后夹持块,左夹持块和后夹持块的顶面上均固定有一条所述滑轨,所述前滑轮和后滑轮两两为一组,每组所述前滑轮和后滑轮对称设置在左夹持块和后夹持块的相向面的前后端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66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