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3256.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9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景杰;张朝平;王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387 | 分类号: | G01R31/387;H01M10/42;H01M10/44 |
代理公司: | 上海远同律师事务所 31307 | 代理人: | 张坚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松江区漕河泾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井下 移动 设备 电池 在线 检测 维护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移动设备本体和充电装置,当移动设备本体巡检一段时间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和维护:耦合;电池容量测试;开始充电。该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可以定期的控制移动设备本体到指定位置进行电池的维护,整个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过程都可以在井下自动完成,无须拆装设备,充电过程安全可靠,解决了煤矿井下巷道移动设备的电池容量、寿命监测及电池维护的问题,推动了矿山无人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有益效果显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智能化矿山指将云计算、大数据、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矿山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实现矿山设计、掘进、开采、运输与提升等环节自规划、自感知、自决策、自运行,从而提高矿山生产率和经济效益,通过对生产过程的动态实时监控,将矿山生产维持在最佳状态和最优水平。在智能矿山时代,用机器代替人已成必然,而煤矿井下巷道输送带巡检和设备巡检成为机器代替人的最现实的应用场景。
井下巷道高低起伏,路面坎坷不平,通常采用轨道巡检装置进行巡检。轨道巡检装置通过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热成像摄像头以及各类有害气体传感器等设备在轨道上来回行走,从而对环境参数进行检测。由于这些巡检设备大多带有电池,为了保证这些巡检设备正常运行,设计一种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通过耦合、充电功能测试、电池容量测试和开始充电的步骤进行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和维护。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及维护方法,包括:
移动设备本体,所述移动设备本体包括电池箱、本体发电机和电池活化模块,所述本体发电机上连接有本体摩擦轮;
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充电电动机,所述充电电动机上连接有充电耦合轮;
当移动设备本体巡检一段时间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和维护:
步骤一,将移动设备本体移动到充电装置的位置,使本体摩擦轮与充电耦合轮耦合连接;
步骤二,将电池活化模块与电池箱接通,对电池箱的电池进行大电流放电,在放电过程中对电池容量进行测试,测试完成后断开电池箱与电池活化模块;
步骤三,启动充电电动机对电池箱进行大电流充电,电池箱的电池充满后解除本体摩擦轮与充电耦合轮的耦合连接,完成一次移动设备电池在线检测和维护。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一耦合成功后,进行充电功能测试,启动充电电动机并依次带动充电耦合轮、本体摩擦轮和本体发电机,通过带动本体发电机转动,测试本体发电机充电功能是否正常,在确定充电功能正常后,再进行步骤二的电池容量测试。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进行充电功能测试过程中,若本体发电机转动时,电流的方向为流向电池箱,并且充电电流大于额定充电电流的0.25倍,则本体发电机充电功能正常。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在步骤二的大电流放电过程中,当电池箱的电池电压降低到设定的活化门槛时,停止大电流放电,记录下当前的电池容量测试值。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设备本体和充电装置通过远程监控系统进行控制,所述远程监控系统包括云平台和/或上位机。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移动设备本体设置于导轨上,所述移动设备本体沿导轨的轨道延伸方向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当所述移动设备本体在导轨上移动时,所述本体摩擦轮在导轨上摩擦转动,进而带动本体发电机转动并向电池箱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山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32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