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硅拉丝钢的脱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72781.4 | 申请日: | 2021-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637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刚;宋进;牟小海;李志丹;陈刚;戢俊强;王卫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7/06 | 分类号: | C21C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明涛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9 | 代理人: | 杜梦 |
地址: | 64245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丝 脱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硅拉丝钢的脱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半钢冶炼;然后进行出钢过程,并在出钢过程中进行预脱氧操作;接着进行精炼过程,并在精炼过程中进行造渣操作,本发明通过采用硅铁预脱氧,从而使得钢水到精炼炉的氧值得到有效降低,氧值由>30ppm降低至25ppm以内,同时通过采用碳质造渣材料,使得炉渣发泡性得到改善,白渣精炼时间由不足10min提升至20min,同时在全程埋弧精炼控制下,减少钢水过程回氧,使得钢水离开精炼炉氧值由优化前的30ppm降低至20ppm以内。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拉丝钢脱氧领域,具体为一种含硅拉丝钢的脱氧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生活中,含硅拉丝钢在进行生产时,由于产品性能要求,对Al2O3含量有严格要求,故不能采用铝进行脱氧,属于硅锰脱氧镇静钢,其脱氧工艺为:半钢冶炼-出钢合金脱氧-精炼造渣脱氧,如图2所示。
而这种脱氧方法存在以下缺陷:1、硅、锰与氧亲和力不如铝与氧亲和力强,采用硅锰脱氧钢,钢中与硅锰相平衡的溶解氧较高,浇注过程中,在钢水温度降低时,钢水中的氧析出,钢材氧值控制不稳定;2、硅+锰脱氧钢,产生的MnO和SiO2夹杂物,若夹杂物中的SiO2控制不当,易造成夹杂物呈固态,上浮困难,残留在钢中,造成钢坯氧值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含硅拉丝钢的脱氧方法,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含硅拉丝钢的脱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首先进行半钢冶炼;
S2、然后进行出钢过程,并在出钢过程中进行预脱氧操作;
S3、预脱氧完成之后,采用块状硅钙粉插入钢液进行沉淀脱氧操作;
S4、然后加入含纯铝量在0.4kg/t-0.5kg/t的铝合金进行中和钝化;
S5、接着进行精炼过程,并在精炼过程中进行造渣操作;
S51、采用碳质脱氧材料进行造渣;
S52、同时严格控制白渣精炼时间以及钢水离站氧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进行半钢冶炼采用的钢材为含硅拉丝钢。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采用硅铁在出钢前期进行预脱氧操作。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进行沉淀脱氧操作时块状硅钙粉的加入量为6.0-6.8kg/t钢水。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进行精炼过程之前,即钢水到精炼炉之前,钢水的氧值为25ppm。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1中采用碳质脱氧材料进行造渣操作的同时需要在全程进行埋弧精炼。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2中的白渣精炼时间大于15min。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2中的钢水离站氧值小于20pp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采用硅铁预脱氧,从而使得钢水到精炼炉的氧值得到有效降低,氧值由>30ppm降低至25ppm以内,同时通过采用碳质造渣材料,使得炉渣发泡性得到改善,白渣精炼时间由不足10min提升至20min,同时在全程埋弧精炼控制下,减少钢水过程回氧,使得钢水离开精炼炉氧值由优化前的30ppm降低至20ppm以内。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是本发明含硅拉丝钢的脱氧工艺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渝钒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727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