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8662.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林;靳鹏;李琳;欧永健;张健鹏;朱春晓;武思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56 | 分类号: | F04D29/056;F04D29/063;F04D29/58 |
代理公司: | 长沙知行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0 | 代理人: | 严理佳 |
地址: | 4210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动式油冷 轴承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内开设有进油口、分别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以及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分别连通的出油口;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U型管腔,所述U型管腔在底部通过两个泄压孔分别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进行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混动式应用油冷轴承体结构能对涡轮增压器的轴承系统进行润滑冷却,且能避免出现干摩擦的情况,有效提升了轴承系统的可靠性,避免了增压器因频繁缺油而失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废气驱动的车用涡轮增压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
背景技术
废气涡轮增压器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进行增压的一种机械装置,它利用发动机的废气能量驱动涡轮箱内的涡轮旋转,涡轮带动同轴的压气机叶轮工作,新鲜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进入压气机,压气机叶轮旋转压缩新鲜空气达到增压的效果。因此,废气涡轮增压器可以有效地回收利用废气能量,增加同排量下缸内空气量,优化燃烧过程,提高内燃机工作效率。废气涡轮增压器是现代发动机提高功率、节油降耗和改善排放必不可少的零部件。而对于涡轮增压器,涡轮增压器轴承系统与涡轮和压气机是涡轮增压器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对于提高增压器总效率,保证增压器的结构可靠性,轴承系统部分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新型能源的不断利用,尤其的电池的应用,对于涡轮增压器特别是混动式发动机的工作循环中,其在低转速下电池启动电机,从而快速启动发动机,转速增加到一定裕度涡轮增压器进行介入;当发动机转速下降到达一定范围内时,涡轮增压器停止工作,电池带动电机进行介入。
混动式发动机固然可以大大增加发动机的快速响应性,但当电池带动电机介入时,涡轮增压器启停会因为惯性有一定时间的延迟,在这个时间段内会由于发动机供油停止,会导致润滑不足而发生干性摩擦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到增压器轴承体系统的使用寿命。
如图1-图2所示,现有的涡轮增压器轴承系统及其轴承体结构主要包括了进油口1、分别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2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3、以及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分别连通的出油口4,润滑油可以直接在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2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3处对压气机端浮动轴承5和涡轮端浮动轴承6进行润滑冷却,但是,当混动式发动机由于频繁的启停涡轮增压器时,发动机会停止供油,而增压器由于惯性会有一定时间的延迟,增压器中现有的轴承系统中的轴承结构会因为缺油而导致干摩擦的产生,并因干摩擦造成轴承系统的损坏,从而影响到增压器整体可靠性,严重时还会因供油缺失而造成增压器的失效。
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轴承系统内产生干摩擦、涡轮增压器整体可靠性受到影响的技术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系统内产生干摩擦、涡轮增压器整体可靠性受到影响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内开设有进油口、分别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以及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分别连通的出油口;
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U型管腔,所述U型管腔在底部通过两个泄压孔分别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进行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所述轴承本体内还开设有主导油孔,以及分别与所述主导油孔连通的压气机端导油孔和涡轮端导油孔;
其中,所述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通过所述主导油孔和所述压气机端导油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通过所述主导油孔和所述涡轮端导油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6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