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8662.1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31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陈少林;靳鹏;李琳;欧永健;张健鹏;朱春晓;武思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56 | 分类号: | F04D29/056;F04D29/063;F04D29/58 |
代理公司: | 长沙知行亦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40 | 代理人: | 严理佳 |
地址: | 421005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动式油冷 轴承 结构 | ||
1.一种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包括轴承本体,所述轴承本体内开设有进油口、分别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以及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分别连通的出油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之间开设有与所述进油口连通的U型管腔,所述U型管腔在底部通过两个泄压孔分别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进行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轴承本体内还开设有主导油孔,以及分别与所述主导油孔连通的压气机端导油孔和涡轮端导油孔;
其中,所述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通过所述主导油孔和所述压气机端导油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通过所述主导油孔和所述涡轮端导油孔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油孔上开设有凹槽油腔,所述凹槽油腔的底部设置朝向所述U型管腔的喷油孔;其中,所述U型管腔与所述进油口通过所述主导油孔、所述凹槽油腔和所述喷油孔进行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油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喷油孔的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油孔与所述喷油孔的直径之比为1:0.2-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的第一端靠近所述U型管的内部,所述泄压孔的第二端靠近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或者所述涡轮端浮动轴承孔;
其中,所述泄压孔的第一端的直径大于所述泄压孔的第二端的直径,所述泄压孔的第二端的直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喷油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压孔的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端的直径之比为1:1.5-2;所述喷油孔与所述泄压孔的第二端的直径之比为1:1-1.2。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混动式油冷轴承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本体内还开设有主油腔;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主油腔的底部,且所述出油口通过所述主油腔与所述压气机端浮动轴承孔和涡轮端浮动轴承孔分别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湖南天雁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866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