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水酶法制备核桃油副产物水包油乳液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66445.9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8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袁悦;马林智;曹昕汝;钟悦珲;王萌萌;田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00;C07K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3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法制 核桃 副产物 水包油 乳液 方法 | ||
一种利用水酶法制备核桃油副产物水包油体系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核桃仁粉碎,尽可能无颗粒感,步骤二、将粉碎的核桃与蒸馏水按照1:6进行混合。步骤三、用2mol/L HCL或2mol/L NaOH来调节步骤二获得的混合液pH,步骤三、添加酶,量为核桃仁质量的1%。步骤四、在步骤三酶解结束后,放入100℃水中水浴,使加入的酶钝化,灭酶10min。步骤五、将溶液分装至离心管,然后在转速为5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配平。离心后,将除残渣外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离,收集水包油乳状液。对本利方法中制备提取后产生的附产品对中的营养成分进行分离,还可以让生物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油脂应用的加工技术,主要涉及应用酶解法和水提法。酶解法以机械和酶解为手段提取油脂,设备简单、能耗低,且所得的油脂质量高、易于精炼。水提法以油水不溶原理,以水为其溶剂,从油料中提取油脂,并可同时分离油脂和蛋白质,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提取率高,蛋白质功能保存完整。以上都属于植物油脂应用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酶法(EAEP)技术一般是在机械破碎的基础上,对含油组织以及脂蛋白、脂多糖等复合体进行酶解,从而使油脂游离出来进行充分提取。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健康”提油技术,它在提取油脂的同时,能高效的制备其他蛋白制品,被油脂科学界称为“一种油料资源的全利用技术”,在能耗、环境和安全卫生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并且在采用水酶法提取核桃油副产物水包油体系物质的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其中的高价值核桃蛋白。但目前水酶法由于破乳困难及成本不易控制,所以提取大多数只局限于实验室研究,其提取核桃副产水包油体系的产业化应用研究也较少,基本处于空白阶段。
纳米技术在食品领域的广泛应用,采用水酶法研制的核桃水包油体系乳液经系列提取处理后为纳米结构,具有抗沉降和抗乳析动力学稳定性,使得乳液储存时间较长,粒径无显著性变化,利于工业化的生产与存储。由于纳米乳液相比于常规乳液具有较大的油水界面面积,使核桃油副产纳米水包油乳液体系更有利于人体消化吸收,以发挥最大的营养与功效。
在传统工艺中,提取核桃油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蛋白油脂复合物利用率较低。常常以废弃物的形式进行处理,浪费了极大的物料资源。本发明有效提升了副产物的利用空间与价值,为水酶法制备核桃油副产水包油体系的实际生产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奠定坚实理论依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水酶法制备核桃油副产物水包油乳液的工方法,达到以水为其溶剂,从油料中提取油脂,并可同时分离油脂和蛋白质的效果,实现生产出蛋白质功能保存完整的产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水酶法制备核桃油副产水包油体系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核桃仁用万能粉碎机粉碎,由于核桃仁含油率较高,在粉碎时呈浆状,无法过筛以检测是否无颗粒感。为保证将核桃仁尽可能粉碎细,使其无颗粒感,可用手指感受,达到要求即可。
步骤二、调制混合液,将粉碎的核桃与蒸馏水按照1:6进行混合。
步骤三、用盐酸(2mol/L HCL)或氢氧化钠(2mol/L NaOH)来调节步骤二获得的混合液pH添加酶,添加的量为核桃仁质量的1%,即100g核桃添加1ml酶。
步骤四、在步骤三酶解结束后,将混合液放入致100℃水中水浴,使加入的酶钝化,灭酶10min。
步骤五、灭酶后将溶液分装至离心管,然后在转速为5000转的离心机中,离心30min。配平。离心后,将除残渣外的溶液倒入分液漏斗静置分离,上层为乳状液与游离油,下层为水解液,从分液漏斗下端放出水解液,水解液放出完毕后从下层收集水包油乳状液。
酶解需要酶事宜的温度和pH值。
酶解时转速20转/min,酶解时间3h。提高转速可获得较多乳状液,操作时适当提高转速。
如果乳状液跟油脂不容易分离,可以将他们再收集到离心管中,再次离心分离,离心条件5000转,10min。在这一步,需要收集乳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农业大学,未经东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4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