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6270.1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 发明(设计)人: | 宫少华;张敏;吕海峰;于俊杰;孙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文登市正兴钨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24;B01F33/83;C01B32/94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刘玉涵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制备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摆动式球磨设备,左右摆动式球磨设备包括卧式的研磨筒体(1),研磨筒体的前后两端的摆动中心处分别设置有进料管(2)和出料管(3),靠近出料管侧的研磨筒体上套设有驱动轮(4),驱动轮上设置有一个拨块(5),拨块位于研磨筒体的左侧或右侧;驱动轮的侧面设置有旋转中心与研磨筒体的旋转中心平行的鹅嘴轮(6),鹅嘴轮上设置有鹅嘴形状凸出的拨杆(7),拨杆位于拨块的下方,当拨杆旋转时对拨块起到拨动的作用;
研磨筒体包括相互套设的外筒体(8)和内筒体(9),外筒体的截面呈椭圆形,且短轴与地面平行;外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啮合齿(10);内筒体的截面呈圆形,内筒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啮合齿;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具有间隔,间隔内设置有副齿轮(11),内筒体与副齿轮相互啮合,副齿轮与外筒体相互啮合;当外筒体旋转时,内筒体与外筒体反向转动,且转速大于外筒体;
内筒体的内腔中设置有多个磨球(12);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均与内筒体固定且连通,进料管及出料管均与外筒体之间通过一号轴承(13)连接,使内筒体的转动与外筒体的转动互不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齿轮(11)为两个,两个副齿轮位于外筒体的长轴上,且分别位于内筒体的上方和下方,副齿轮的直径小于内筒体及外筒体的直径,副齿轮的齿数小于外筒体的齿数,副齿轮的齿数大于或等于内筒体的齿数,通过副齿轮的传动使内筒体的旋转方向与外筒体相反,且内筒体的转速大于外筒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及出料管上均安装有旋转接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接头包括固定壳(14)以及旋转杯(15),旋转杯设置于固定壳的内部,且旋转杯通过二号轴承(16)安装在固定壳上;旋转杯的截面呈自外向内逐渐收拢的杯形,且外端杯口处固定连接动端法兰(17),动端法兰用于固定连接进料管和出料管;与动端法兰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静端法兰(18),静端法兰固定连接在固定壳上;固定壳的内部开设有与旋转杯连通的通道(19),通道两侧的固定壳与旋转杯的内端杯底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使固定壳不影响旋转杯的旋转;间隙处的固定壳上设置有向旋转杯弯曲延伸的呈牛角形状的挡板(20),挡板的端部位于旋转杯上对应开设的凹槽中,牛角形挡板用于遮蔽间隙,防止料粉进入间隙难以清除;且挡板与固定壳平齐,使通道内壁平整,有助于降低料粉附着在挡板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杯的杯底与固定壳之间设置有旋转密封(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鹅嘴轮的轴部安装有传动杆(22),传动杆的端部安装有电机(23),电机与鹅嘴轮之间设置有减速器(24),减速器将电机的转速降低、扭矩增加后通过传动杆传递给鹅嘴轮;传动杆上安装有传动杆支座(25),传动杆支座包括两个支脚,两个支脚分别位于鹅嘴轮的两侧,两个支脚上均安装有轴承,并且传动杆通过轴承与传动杆支座的两个支脚相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与出料管的外部均套设有端管(26),进料管和出料管均与端管之间具有间隔;端管固定连接在研磨筒体的前后两个端面上,端管上套接有筒体支架(27),端管与筒体支架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筒体支架用于支撑研磨筒体,且不会阻碍研磨筒体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筒体的进料侧高于出料侧,便于利用重力出料。
9.一种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碳化钨粉的制备系统的碳化钨粉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启动电机(23),电机的转速经减速器(24)减速后通过传动杆(22)传送至鹅嘴轮(6)上,使鹅嘴轮转动;当鹅嘴轮转动使拨杆(7)向上转动时,拨杆会拨动拨块(5)向上转动,由于驱动轮(4)与研磨筒体(1)相固定,因此拨块就带动研磨筒体转动,直到鹅嘴轮旋转至拨杆与拨块分离,则鹅嘴轮在电机驱动下继续旋转,而拨块(5)则因失去拨动作用使研磨筒体向下回转,在惯性的作用下研磨筒体发生左右摆动一次,当拨杆再次旋转至拨块下方时,会再一次向上拨动拨块直至拨杆与拨块分离,如此就保持了研磨筒体的左右摆动;
S2、进料管(2)上在旋转接头的静端法兰(18)安装进料口,先后通过进料口向研磨筒体中投入钨矿和炭黑;
S3、研磨筒体(1)左右摆动时,由于研磨筒体的外筒体(8)呈椭圆形,且短轴与地面平行,因此外筒体在静止状态下保持竖立,又因为外筒体内部的副齿轮(11)位于内筒体(9)的上下两侧,因此就增加了研磨筒体长轴两端的重量,使研磨筒体可以发生摆动;副齿轮(11)啮合在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当外筒体(8)向某一方向转动时,内筒体(9)也会在相反方向上转动,副齿轮的直径小于内筒体及外筒体的直径,副齿轮的齿数小于外筒体的齿数,副齿轮的齿数大于或等于内筒体的齿数,因此通过副齿轮的传动使内筒体的转速大于外筒体的转速,就增加了内筒体的摆动幅度,使内筒体内部的磨球(12)晃动剧烈,增强研磨效果,使混合均匀;
S4、研磨结束后,通过在出料管(3)的旋转接头静端法兰(18)上安装抽负压装置对内筒体进行抽负压将研磨混合好的钨粉和碳粉抽出,进行后续的煅烧工艺;由于研磨筒体继续摆动,因此需要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往复转动的出料管以及静止的抽负压装置,连接接头的旋转杯(15)通过动端法兰(17)连接在出料管上,旋转杯通过二号轴承(16)在固定壳(14)中转动,为了不阻碍旋转杯的转动,旋转杯与固定壳之间具有间隙,固定壳上的牛角形挡板(20)挡住间隙,并且挡板与固定壳在通道(19)内壁上平齐,防止料粉积聚在挡板上;
S5、电机停止转动,则鹅嘴轮(6)停止转动,在鹅嘴轮的阻碍下驱动轮(4)停止摆动,使研磨筒体停止摆动,此时处于待机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文登市正兴钨业有限公司,未经文登市正兴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62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