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4249.8 | 申请日: | 2021-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8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马永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埃米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33/82 | 分类号: | B01F33/82;B01F35/71;B01F35/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兰锋盛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04 | 代理人: | 罗炳锋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华街道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防止 粉尘 飞扬 电子 浆料 预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浆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包括有混粉单元、无扬尘进料单元和往复式螺旋混匀单元;混粉单元与无扬尘进料单元相连接;无扬尘进料单元与往复式螺旋混匀单元相连接。本发明可实现,在粉料与有机载体容易进行上料的过程中,避免因为粉尘飞扬造成的对装置运转的磨损,甚至因为粉尘引起的爆炸的隐患,同时还能对具有明显分层结构的混料进行充分的混合,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对电子浆料的制备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浆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行业也随之获得更快的发展,在电子行业中,电子浆料作为一种制作厚膜元件的基础材料开始被大众所熟知,而由于高性能的电子浆料都有一个昂贵的特点,严重阻碍了电子浆料材料的应用。
电子浆料一般有三部分组成,其中导电相决定了电子浆料的导电性能,粘结相决定了作为厚膜元件的连接稳定性,而有机载体则决定了导电相和粘结相之间的相互平衡,但由于在制作电子浆料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作为粉体的导电相和粘结相的处理,两者的在一个均匀混合的状态下,再通过加入有机载体使得粉体之间得以形成可使用的电子浆料原料,其中因为是粉体材料与有机载体容易的混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飞扬的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在生辰过程中容易吸入肺部,产生尘肺病的危害,而且遇上明火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严重危害工作人员人身健康安全,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综上,需要研发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由于在制作电子浆料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作为粉体的导电相和粘结相的处理,两者的在一个均匀混合的状态下,再通过加入有机载体使得粉体之间得以形成可使用的电子浆料原料,其中因为是粉体材料与有机载体容易的混合,容易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粉尘飞扬的情况,此时,工作人员在生辰过程中容易吸入肺部,产生尘肺病的危害,而且遇上明火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严重危害工作人员人身健康安全,甚至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缺点,本发明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
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粉尘飞扬电子浆料预制装置,包括有底架、混粉单元、无扬尘进料单元、往复式螺旋混匀单元、控制屏、第一物料桶和第二物料桶;底架与混粉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无扬尘进料单元相连接;底架与往复式螺旋混匀单元相连接;底架与控制屏相连接;底架与第一物料桶相接触;底架与第二物料桶相接触;混粉单元与无扬尘进料单元相连接;无扬尘进料单元与往复式螺旋混匀单元相连接。
此外,特别优选的是,混粉单元包括有第一传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传动杆、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桨摆式搅拌单元、粉料箱、导料管、第九锥齿轮、第三轴套、第四连板和第五电动推杆;第一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一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杆与无扬尘进料单元相连接;第一锥齿轮侧面设置有第三轴套;第三轴套外表面分别与第二锥齿轮和第九锥齿轮进行固接;第三轴套与第二传动杆相连接;第二传动杆与第四连板进行转动连接;第四连板与第五电动推杆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外表面与第一传动轮进行固接;第二传动杆与底架进行转动连接;第一传动轮外环面通过皮带与第二传动轮进行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轮与桨摆式搅拌单元相连接;桨摆式搅拌单元与粉料箱相连接;桨摆式搅拌单元与底架相连接;粉料箱与导料管相连接;粉料箱与底架进行固接;导料管与无扬尘进料单元相连接;第五电动推杆与底架进行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埃米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埃米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2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