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Telemetry技术实现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464152.7 | 申请日: | 2021-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49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肖新;张旸;刘洁;陈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5/08 | 分类号: | G07C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 地址: | 2118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telemetry 技术 实现 车载 传感器 快速 诊断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基于Telemetry技术的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方法及系统,集成MCU的传感器根据控制器下发的初始化信息进行初始化;控制器封装采集信号和工作状态信息到Telemetry报文,通过传输接口周期性上报控制器;控制器接收Telemetry报文提取传感器的采集信号,解析传感器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并判断其模式;控制器将传感器工作状态诊断结果封装到Telemetry报文,通过传输接口发送给T‑BOX终端动态刷新传感器实时工作状态。本发明通过在车传感器内部署MCU,处理Telemetry报文,在正常采集数据上报的同时,实时监测传感器工作状态,确保了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Telemetry技术的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Telemetry是一项远程的从物理设备或虚拟设备上高速采集数据的技术。设备通过推模式(Push Mode)周期性的主动向采集器上送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统计、时间戳、硬件状态数据等信息,相对传统拉模式(Pull Mode)的一问一答式交互,提供了更实时更高速的数据采集功能。
对于自动驾驶领域涉及的传感器诊断技术,传统方法大多是通过UDS技术,在离线状态下,通过特定的诊断工具连接车载ECU,逐条执行诊断命令。这种传统的传感器诊断方法,虽然也可以诊断出是否异常,但是实时性比较差,操作复杂,而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分析诊断结果。
所以,利用Telemetry技术实现自动驾驶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的方法,非常适合地解决了传感器实时诊断的诉求。既能满足车载传感器主动周期上报信号的需求,也能方便快捷地诊断出车载传感器的工作状态,为自动化驾驶汽车传感器诊断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Telemetry技术的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方法及系统,在传感器中部署MCU单元,利用Telemetry带内随路诊断上报技术,实现车载传感器实时便捷的诊断。
技术方案:为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Telemetry技术的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1,控制器通过传输接口下发初始化信息给传感器;
步骤2,传感器集成MCU,接收解析初始化信息,进行初始化设置;传感器封装发送时间戳,传输接口,采集信号和工作状态信息到Telemetry报文,通过传输接口周期性地上报控制器;
步骤3,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上报的Telemetry报文,提取传感器的采集信号,同时解析传感器的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基于当前工作状态信息判断传感器处于正常工作模式还是处于失效模式;
步骤4,控制器将传感器工作状态诊断结果信息封装到Telemetry报文,通过传输接口发送给T-BOX终端;T-BOX终端接收解析传感器工作状态诊断结果,同时缓存和动态刷新传感器的实时工作状态;
步骤5,用户终端通过连接T-BOX终端,实时获取传感器的工作状态。
进一步地,初始化信息包括基准时间,传输接口选择和采集信号上报的发送周期;初始化设置包括同步传感器基准时间,设置传输接口和发送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当控制器识别到传感器处于失效模式,则通过对应的执行器做出失效保护处理,如启用备份传感器或降级处理。
进一步地,传输接口为CANFD或Ethernet接口。
一种基于Telemetry技术的车载传感器快速诊断系统,包括传感器、控制器、T-BOX终端、用户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奥特酷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41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