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站台检测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63413.3 | 申请日: | 2019-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82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4 |
发明(设计)人: | 黄鸣;陈福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2 | 分类号: | G01B5/02;G01B5/14;B25J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周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439 | 代理人: | 闫家伟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站台 检测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站台检测机器人,包括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站台高度以及导轨与站台之间的间距;行走驱动机构,设置在导轨之上,通过连杆组件与检测机构连接,带动检测机构沿导轨移动。本发明一种铁路站台测量机器人,通过行走驱动机构带动检测机构沿着导轨行走,采用机械取代传统人工测量,实现了铁路站台的连续测量,降低了检测强度,有助于提高铁路站台的检测效率;此外,检测机构上设置有站台高度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导轨与站台之间间距的间距检测机构,能分别浮动式滚动接触站台顶面和站台侧面,实现精调;再者结合竖向直线驱动模组和横向直线驱动模组对站台高度检测机构和间距检测机构的粗调,实现测量站台高度以及导轨与站台间距的目的。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9年04月29日,申请号为:201910354708X,发明名称为:一种铁路站台测量机器人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站台检测机器人。
背景技术
侧式站台是位于一条轨道线路侧边的站台,即站台没有被两条轨道包围、只能服务于一条轨道线路上的列车。其中成对设计的侧式站台又被称为相对式站台或对向式站台,轨道线路在两个侧式站台的中间铺设。
站台与轨道线路之间的距离有严格的尺寸要求,一旦偏离该设定的尺寸就会存在一定的影响,甚至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目前,通常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进行站台与轨道线路之间的间距测量,不仅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还存在测量误差大的问题。
为了更方便的铁路站台界限测量,有必要提出一种铁路站台检测机器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铁路站台检测机器人,解决目前采用人工测量的方式进行站台与轨道线路之间的间距测量,工程量大、劳动强度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铁路站台检测机器人,包括:
检测机构(1),用于检测站台高度以及导轨与站台之间的间距;
所述的检测机构(1)包括站台高度检测机构和用于检测导轨与站台之间间距的间距检测机构;
所述站台高度检测机构包括面向站台顶面的第一测距组件;所述间距检测机构包括面向站台侧面的第二测距组件;
所述第一测距组件和第二测距组件均包括导向板(16)、浮动滚轮(17)和测距仪(18);所述浮动滚轮(17)可弹性升降的与所述导向板(16)连接;所述测距仪(18)设置在所述导向板(16)上,所述测距仪(18)的检测头与所述浮动滚轮(17)连接;在使用时,所述第一测距组件上的所述浮动滚轮(17)与站台顶面滚动接触,所述第二测距组件上的所述浮动滚轮(17)与站台侧面滚动接触。
优选的是,所述浮动滚轮(17)包括:轮架(171)、转动安装在所述轮架(171)上的滚轮(172)、连接在所述轮架(171)上至少一个的导杆(173)、安装在所述导杆(173)上的直线轴承(174),所述的导杆(173)与直线轴承(174)之间还连接有弹簧,所述直线轴承(174)配合安装在所述导向板(16)上设置的轴承孔内;所述测距仪(18)的检测头穿过所述导向板(16)与对应的轮架(171)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的检测机构(1)还包括底架(11)、分别安装在所述底架(11)两端用于与导轨滚动接触的从机脚轮组件(12)、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架(11)上的立杆(13)、安装在所述立杆(13)上的竖向直线驱动模组(14)、安装在所述竖向直线驱动模组(14)上的横向直线驱动模组(15)。
优选的是,所述的竖向直线驱动模组(14)包括竖向丝杠架(141)、竖向调节架(145)以及竖向丝杠螺母调节机构;所述竖向丝杠架(141)竖向安装在所述立杆(13)侧部,所述竖向调节架(145)与所述竖向丝杠架(141)竖向滑动配合,所述竖向丝杠螺母调节机构连接所述竖向调节架(145)与所述竖向丝杠架(1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申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634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