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6645.6 | 申请日: | 2021-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8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栋;岳峰;陈谦亮;李晓峰;梁玉茂;闫志长;王晓东;王小勇;刘庆胜;赵之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9/13 | 分类号: | B01D29/13;B01D35/02;B01D39/14;E02B3/12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 |
地址: | 030001 山西省太原***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水域 淤泥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水域生态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通过将库底的淤泥排采后沉积附于水域边坡上,达到水域排淤扩容的目的。具体包括滤水储泥装备和淤泥排采装备,淤泥排采装备包括淤泥吸泵和抽采管路;滤水储泥装备包括淤泥蓄积囊袋,淤泥蓄积囊袋与水域底部的交界线上设置有混凝土挡体,淤泥蓄积囊袋内从边坡顶部至边坡底部纵向联通,淤泥蓄积囊袋位于边坡拐点位置处设置有淤泥入口,淤泥吸泵经抽采管路连接淤泥入口,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的囊壁渗出、融入水域,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内。本发明秉着环保、节能的初衷,采用淤泥就近处理的理念,达到淤泥治理、环境改善双重目的,形成水上、水下全方位环保生态体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域生态清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无害化的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天然河道的水流通常都是存在着大量的泥沙,这些泥沙问题的存在以及出现特别容易给为了河流治理和开发而兴建的水域以及水利工程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的影响方式就是其泥沙淤积现象。
水域淤积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河水中所挟带的泥沙在水域中沉淀,也就是水域淤积。当河水带着泥沙进入水域中,随着水断面面积的不断增大,水的流速以及挟沙能力也不断沿程递减,泥沙在底部沉积,导致水域淤积。
当前,我们大部分水库基本上都是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修建的,由于经济以及技术的限制,相对来说,对淤积过程的研究以及对泥沙淤积分析计算都特别的匮乏,并且水库设计标准普遍偏低,对于排淤设计方面考虑的不是很周全或者缺少有效的排沙设计。
当前我国的很多水库对排淤设计都是相当的缺乏,水库在运行很长时间后存在淤积的现象,对水路的实际有效库容大大的削减了,造成灌溉以及供水和防洪等效益也随着下降,尤其是这几年来的天气比较异常,我国大面积的干旱以及暴雨洪涝,造成的水库淤积都会对水库的工程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其实质上,水库淤积不仅仅只是侵占的是库容,还会对建造水库良好的自然客观条件(坝址)造成浪费。当前,我国的很多水库基本上都是在山间以及盆地内进行修建,今后的水库修建不可避免的会将一些优质的土地进行占用,并且还会出现移民的情况。将新建水库的移民补偿以及所占的土地等计算在内,成本远远的大于对现有水库的清淤再利用。因此,应将先进的装备以及科学技术手段进行应用,对水库清淤工程进行实施,将水库的功能能够充分发挥,对水库的使用寿命能有所延长,这是相当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水域清淤治理难题,构件自然生态水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和系统,对提升水域生态防护水平,解决水域淤积,改善水域及其流域生态环境起到积极作用。
完成上述发明任务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态性水域淤泥处理方法,将水域淤泥排采后沉积附于水域边坡上,以达到水域排淤扩容的目的。
进一步地,本方法具体包括:在水域的边坡上布置包含若干淤泥蓄积囊袋的滤水储泥装备,将水域底部淤泥通过淤泥排采装备送入位于边坡自然拐点的淤泥蓄积囊袋内,而后淤泥在淤泥蓄积囊袋内顺着边坡坡体自然流动,水分从淤泥蓄积囊袋内渗出、沿着水域边坡融入水域,淤泥沉积在淤泥蓄积囊袋内,与水域边坡固结为一体,使得水域清淤与水域边坡达到自然结合的状态。
进一步地,若所述水域包含水库,核算水库边坡可容置淤泥方量,依据水库底部淤积体总方量,确定在水库的边坡、和/或与水库交汇的上、下游流域的边坡布置滤水储泥装备。
进一步地,所述淤泥蓄积囊袋在水域水位线上方的部分,淤泥蓄积囊袋内的淤泥干缩形成塑性期间,在淤泥蓄积囊袋上种植绿植固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山西水务集团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66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