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4826.5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1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水娟;徐淼华;张保清;阮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模组 组装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涉及锂电池模组线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上料工位进行上料;S2、在单电池检测工位检测单个锂电池的内阻和电压;S3、在焊接工位焊接锂电池模组;S4、在锂电池模组检测工位对焊接好的锂电池模组进行检测;S5、在下料工位进行下料。在进行测试和焊接时,锂电池模组均放置于托盘以减少锂电池模组在传送带上移动时的位置偏移,托盘在对应工位进行加工时沿竖直方向脱离传送带,以确保锂电池模组在水平方向和高度方向定位的准确性,由此,使得本工艺能够减少锂电池模组在组装焊接过程中发生的位移以减少焊接后发生尺寸误差等不良情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锂电池模组线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锂电池模组生产,常需要采用人工对单个锂电池上的接电端进行测试,而后将测试合格的锂电池按实际设计电压进行分选焊接,以使同一锂电池模组内所有的电池串联或并联。为了便于测试过程中锂电池的移动,生产现场常会采用将锂电池放置在传送带上的方式进行运输,从而减少人工劳动力。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直接放置在传送带上的锂电池通常需要取下并放置在传送带一旁的工作台上进行测试或焊接,而后在放回到传送带上。锂电池在往返于传送带的过程中,同一锂电池模组内的锂电池在未完成焊接的时候容易发生位置的偏移,从而造成锂电池模组尺寸规格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以至于影响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少锂电池因移动过程而发生不良情况,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模组组装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在上料工位进行上料:
将多个的锂电池依次贴合排列于托盘,托盘上具有供锂电池放置的限位安装槽,锂电池的正极接电端和负极接电端均朝上,使用运输装置运输托盘,运输装置具有至少两条能够沿同一方向移动的传送带,托盘放置于传送带上;
S2、在单电池检测工位检测单个锂电池的内阻和电压:
S2-1、传送带驱使托盘移动至单电池检测工位后,使用第一顶升件顶升托盘以使托盘与传送带脱离;
S2-2、对托盘上的每个锂电池进行内阻和电压测试,将内阻和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所在的锂电池模组整组取出,托盘上仅留有内阻和电压全部合格的锂电池模组;
S2-3、第一顶升件带动托盘向下移动,直至托盘放回到传送带上;
S3、在焊接工位焊接锂电池模组:
S3-1、传送带驱使托盘移动至焊接工位后,使用第二顶升件顶升托盘以使托盘与传送带脱离;
S3-2、将托盘上同一锂电池模组内的锂电池焊接成组;
S3-3、第二顶升件带动托盘向下移动,直至托盘放回到传送带上;
S4、在锂电池模组检测工位对焊接好的锂电池模组进行检测:
S4-1、传送带驱使托盘移动至锂电池模组检测工位后,使用第三顶升件顶升托盘以使托盘与传送带脱离;
S4-2、对托盘上的锂电池模组进行内阻测试和电压测试,取出内阻不合格的锂电池模组和电压不合格的锂电池模组,托盘上仅留有内阻合格且电压合格的锂电池模组;
S4-3、第三顶升件带动托盘向下移动,直至托盘放回到传送带上;
S5、在下料工位进行下料:
传送带驱使托盘移动至下料工位,再将下料工位上的锂电池模组取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迪尔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48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