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450914.8 | 申请日: | 2021-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1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赵铭;台启龙;陈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15/26 | 分类号: | A61L15/26;A61L15/24;A61L15/28;A61L15/42;A61L15/46;D04H1/728;D01D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闲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5 | 代理人: | 朱朦琪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粘性 纳米 纤维 抗菌 敷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结合的基材无纺布层、转移层和敷贴层;
所述转移层为由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A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所述水溶性的聚合物A选自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敷贴层为由聚合物B经静电纺丝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薄膜层,所述聚合物B选自聚乳酸、聚羟基乙酸、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己内酯、聚氨酯、聚己内酰胺、聚己二酰己二胺、聚偏氟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转移层和/或所述敷贴层中含有抗菌成分;
所述转移层的厚度为10~30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无纺布层中,无纺布选自纺粘无纺布、熔喷无纺布、针刺无纺布、水刺无纺布中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无纺布层的克重为20~50 g/m2;
所述敷贴层的厚度为20~80 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成分选自壳聚糖、ε-聚赖氨酸、莫匹罗星、纳米银、碘伏、醋酸氯己定、聚六亚甲基双胍、三氯生、苯扎氯铵、苯扎溴铵中的一种或多种。
5.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A、可选择性加入的抗菌成分与溶剂A混合配制得到静电纺丝液A,经静电纺丝、接收后得到基材无纺布层/转移层复合薄膜;
(2)将聚合物B、可选择性加入的抗菌成分与溶剂B混合配制得到静电纺丝液B,经静电纺丝,在所述基材无纺布层/转移层复合薄膜表面接收后得到所述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溶剂A选自水、乙醇、乙酸、丙酮、四氢呋喃、二甲基亚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静电纺丝液A中,具有水溶性的聚合物A的质量分数为8~15 %,可选择性加入的抗菌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05~5 %。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纺丝电压5~60 kV,接收距离5~30 c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溶剂B选自二氯甲烷、三氯甲烷、甲醇、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乙酰胺、二甲基亚砜、六氟异丙醇、丙酮、四氢呋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静电纺丝液B中,聚合物B的质量分数为5~20 %,可选择性加入的抗菌成分的质量分数为0.05~5 %.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易转移的自粘性纳米纤维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静电纺丝的工艺参数为:纺丝电压5~60 kV,接收距离5~30 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091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球追踪方法及虚拟现实设备
- 下一篇:一种聚酯熔喷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