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450154.0 | 申请日: | 2021-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渊博;康磊;王彦超;马晓冬;吕华庚;刘帅;刘礼铸;赵琪;李远;胡德彰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渊博 |
主分类号: | E01C23/07 | 分类号: | E01C23/07;E01C23/09;E01C23/01;E01C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章洪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宿***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公路工程 路面 修补 方法 | ||
1.一种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搭载路面修补检测装置,在车辆内架设工控机,利用螺栓将路面修补检测装置固定于车辆尾端,并使装置的车轮部分接地,之后将装置与工控机电性连接;
步骤二:预备修补料,分别将修补路面所用的原料和无污染水倒入搅拌罐和储水罐内;
步骤三:高速公路损坏度检测,开启车辆沿高速公路前进,同时利用工控机驱动三维激光相机运行,依靠车辆后端路面修补检测装置两侧搭载的三维激光相机对路面进行实时检测,相机的激光束在激光发生器的作用下,被放大形成一条激光线投射到高速公路路基,反射光再透过高质量光学系统投射到成像矩阵上,并将信息反馈至车内的工控机,经计算得到路面Z轴以及X轴距离,通过测得的三维测量值,判断出路面平整度,从而得出损坏状况;
步骤四:底面处理,当车内人员检测到高速公路的某区域出现损坏时,可将车辆停靠在区域旁,利用工具将损坏处鼓起、脱皮等松动部位剔除,并将底面的浮土等杂质清理干净,随后启动潜水泵,将储水罐内的清水沿伸缩软管泵送至破损处,冲刷掉内部残余杂质;
步骤五:实施修补,待修补处冲刷干净后,利用海绵将坑内积水吸除干净,保证表面润湿但无明水,之后打开排料阀,将搅拌罐内的修补材料取出,填补在损坏处,利用抹子摊平,随后继续开启车辆前进,对路面进行检测,待修补材料干透后,即可完成路面的修补工作;
其中,所述路面修补检测装置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两端的内部均设置有伸缩腔,所述伸缩腔的内部安装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上端安装有支板,所述支板一端的下表面安装有三维激光相机,所述U形支架的前端安装有搅拌罐,所述搅拌罐的一侧安装有储水罐,所述搅拌罐和储水罐的下端安装有车轴,所述车轴的两端均安装有车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的上端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后端通过铰链与搅拌罐转动连接,所述盖板的前端通过搭扣与搅拌罐连接,所述搅拌罐的前端设置有排料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轴与储水罐下表面的连接处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车轴与搅拌罐下表面的连接处安装有传动室,所述车轴与传动室的连接处安装有第一轴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室的内部设置有蜗杆,且蜗杆与车轴为一体结构,所述蜗杆的后端安装有涡轮,且涡轮与蜗杆传动连接,所述涡轮的下端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第二轴承与传动室底面转动连接,所述涡轮的上端安装有搅拌轴,且搅拌轴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搅拌罐的内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与搅拌罐的连接处安装有机械密封件,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安装有搅拌框架,且搅拌框架与搅拌轴焊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罐的前端安装有排水阀,所述储水罐的内部安装有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的输出端上安装有伸缩软管,且伸缩软管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储水罐的外部,所述伸缩软管的一端安装有可调喷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软管通过托架与储水罐连接,所述储水罐与托架焊接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腔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滑槽,所述伸缩臂外壁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导向杆,且导向杆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导向杆与滑槽的连接处安装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通过螺纹机构与导向杆螺纹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板与伸缩臂的连接处安装有三角形加固块,且三角形加固块与支板和伸缩臂焊接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公路工程的路面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修补路面所用的原料由水泥、砂、碎石、水按照3:8:10:1.5的比例配比而成,其中,碎石由4.75-9.5mm、9.5-19mm、16-30mm按照1:3:1的比例配比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渊博,未经刘渊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4501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